[发明专利]用于电机的定子、电机、机动车辆、用于制造定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1230.3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0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J·施奈德;A·洛贝尔;R·格雷夫;T·施马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时捷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12 | 分类号: | H02K3/12;H02K15/06;H02K1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机 定子 机动车辆 制造 方法 | ||
提出一种用于电机(100)的定子(1),其具有定子叠片组(2)和定子绕组(3),其中定子绕组(3)具有被推入到定子叠片组(2)的定子槽(4)中的发卡元件(5),其中这些发卡元件(5)在定子叠片组(2)的插入侧(2.1)上被推入到这些定子槽(4)中并且在定子叠片组(2)的沿轴向方向(A)与插入侧(2.1)对置的弯曲侧(2.2)上被弯曲并且被电连接成定子绕组(3),其中定子(1)具有端盘(6),端盘在插入侧(2.1)上沿轴向方向(A)被布置在定子叠片组(2)与这些发卡元件(5)之间,其中这些发卡元件(5)被布置成在轴向方向(A)上贴靠端盘(6)。还提出一种电机(100)、机动车辆(200)以及用于制造定子(1)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定子、一种电机、一种机动车辆以及一种用于制造电机的定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批量生产高性能的电机时通常使用由所谓的发卡元件组成的定子绕组。发卡元件大体上是U形的电导体,这些U形的电导体具有两个平行延伸的笔直的腿部。这些腿部与夹扣部(Spange)连接。发卡元件的腿部在轴向方向上被推入定子叠片组的定子槽中,使得夹扣部被布置在定子叠片组的轴向端侧上并且腿部的端部在定子叠片组的另一轴向端侧上突出。必要时将这些端部的绝缘皮剥离、弯成绕组并且进行连接(例如焊接)。
尤其在弯成绕组时可能产生发卡元件的轴向移动。这以及发卡元件的不准确的推入可能消极地影响预先设定的绕组头几何形状的尺寸精确性。此外,腿部的端部的限定长度对于高度准确地生产绕组、尤其对于准确地弯曲以及连接腿部的端部来说非常必要,然而只是很难通过发卡元件与定子叠片组之间的相对移动来确保该长度。
从现有技术已经已知用于电机的定子,这些定子在定子叠片组的轴向端侧处具有端盘。因此,文献DE 10 2010 055 821 A1公开了一种焊接或钎焊在定子叠片组的端侧处的金属端盘,以用于机械稳定地容纳绕组头隔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的定子,该定子不具有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而是允许在制造绕组时将发夹元件精确地推入到定子叠片组中并且牢固地固定发夹元件。
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电机的定子来实现,该定子具有定子叠片组和定子绕组,其中该定子绕组具有被推入到该定子叠片组的定子槽中的发卡元件,其中这些发卡元件在该定子叠片组的插入侧上被推入到这些定子槽中并且在该定子叠片组的沿轴向方向与该插入侧对置的弯曲侧上被弯曲并且被电连接成该定子绕组,其中该定子具有端盘,该端盘在该插入侧上沿轴向方向被布置在该定子叠片组与这些发卡元件之间,其中这些发卡元件被布置成在轴向方向上贴靠该端盘。
根据本发明的定子可以非常精确地制造。通过发卡元件在轴向方向上贴靠端盘来机械地限界发卡元件在生产过程中的推入。通过这种限界在插入侧上得出发卡元件的夹扣部与定子叠片组的限定的间距,并且由此在插入侧上得出限定的绕组头几何形状。此外,得出限定长度的腿部端部以进行弯曲。此外,贴靠端盘使得发卡元件在制造期间能够被较好地固定,例如通过恒定力,在弯曲时该恒定力在轴向方向上作用于夹扣部并且将发卡元件压靠到端盘上。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轴向方向是沿定子轴线的方向。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径向方向与轴向方向垂直并且从定子轴线向外指向。
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可以自优选实施方式以及参考附图的说明得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提出,这些发卡元件分别以两个笔直的腿部被推入到这些定子槽中,其中一个发卡元件的腿部与该发卡元件的与这些腿部成一定角度布置的夹扣部连接,其中该端盘被设计成在轴向方向上部分地遵循这些发卡元件的夹扣部的轮廓。在本发明的意义上,遵循轮廓是指沿轮廓贴靠。即,端盘在其遵循夹扣部的轮廓处贴靠夹扣部。由此,以有利的方式成角度地支撑发卡元件,尤其由此还通过与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分量来实现。由此,有利地改善了发卡部件的牢固固定以及推入路径的限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时捷股份公司,未经保时捷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