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锆表面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9969.0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7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友明;鄢新章;廖祥;李蛟;马勤;刘谋山;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贝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9 | 分类号: | C04B41/89;C03C8/00;C03C10/00;C03C15/00;A61K6/20;A61K6/836;A61K6/831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肖然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锆 表面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牙科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锆表面处理工艺。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氧化锆表面处理工艺,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锆预烧结体与含硅溶液中的硅烧结后,进行喷砂处理;处理后,在氧化锆的表面涂刷釉膏混合物,并进行热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粘结剂与氧化锆粘结失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科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锆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生产的氧化锆产品是多孔预烧结体,在1500℃以上的高温烧结后,氧化锆材料变为极度致密,耐酸碱腐蚀,市面上的粘接剂无法渗透到氧化锆材料中去,若临床上用作牙冠或贴面,对其粘接较难,容易失效。
因此,需要在氧化锆的表面进行酸蚀而形成孔隙状的结构,然后再使用市面上的粘结剂对氧化锆贴面进行粘结,增强粘结效果,且不易脱落。但是,在加工厂端或临床端,目前缺乏效果好而且安全的方法,对烧结致密的氧化锆制造出多孔结构。而且,仅仅通过增加粘结剂与氧化锆的粘结面积,也存在粘结出现失效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锆表面处理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粘结剂与氧化锆粘结失效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釉膏混合物,包括釉液和玻璃粉,所述玻璃粉和釉液的质量比为1:0.8~3。
优选的,按照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玻璃粉的配方为:SiO2+Al2O3 60~75%,CaO+MgO0.5~5%,K2O+Na2O+Li2O 15~25%,ZrO2+P2O5 2~10%。
优选的,所述SiO2和Al2O3的质量比为:1:13~20,MgO和CaO的质量比为:1:2~4,Na2O、K2O和Li2O的质量比为:1:2~4:10~20,ZrO2和P2O5的质量比为:1:1~3。
相应的,一种氧化锆表面处理工艺,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锆预烧结体与含硅溶液中的硅烧结后,进行喷砂处理;处理后,在氧化锆的表面涂刷釉膏混合物,并进行热处理。
优选的,所述含硅溶液为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二氧化硅的含量为0.5~10%,粒径为10nm,溶剂为丙二醇、丙三醇和1,3-丁二醇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氧化锆预烧结体与含硅溶液的烧结温度为1450~1500℃,时间为1~3h。
优选的,所述釉膏混合物为釉液和玻璃粉混合物,所述玻璃粉的粒径小于20μm,玻璃粉和釉液的质量比为1:0.8~3。
优选的,按照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玻璃粉的配方为:SiO2+Al2O3 60~75%,CaO+MgO0.5~5%,K2O+Na2O+Li2O 15~25%,ZrO2+P2O5 2~10%。
优选的,所述SiO2和Al2O3的质量比为:1:13~20,MgO和CaO的质量比为:1:2~4,Na2O、K2O和Li2O的质量比为:1:2~4:10~20,ZrO2和P2O5的质量比为: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贝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贝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9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