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多个计算设备隔离切换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8090.4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3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神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71 | 分类号: | G06F21/71;G06F21/83;G06F2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虹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计算 设备 隔离 切换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多个计算设备隔离切换的装置,包括隔离切换模块以及一个以上的核心板,隔离切换模块包括状态锁存模块、ACPI信号检测模块、开机模块、鼠标切换模块、键盘切换模块、显示器切换模块、控制转换模块以及用户选择中心,其中用户选择中心连接控制转换模块,控制转换模块分别连接ACPI信号检测模块、开机模块、鼠标切换模块、键盘切换模块、显示器切换模块,ACPI信号检测模块、开机模块、鼠标切换模块、键盘切换模块、显示器切换模块共同连接到状态锁存模块,一个以上的核心板分别连接到隔离切换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安全隔离领域,特别是一种实现多个计算设备隔离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网络安全事故的频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络环境本身就是不安全的。为解决此问题,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采取了将内部网络和Internet分开连接的方式。不同的网络,使用的是物理上隔离的软硬件运行环境。
这种物理隔离的方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两部分,一是外部IO接口的隔离,也即USB端口、网口、硬盘等;二是操作系统之间的切换,由于从物理上将软硬件进行隔开,不同的操作系统对应不同的网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多个操作系统之间进行切换。
目前在市场上,为了实现上述的物理隔离,一般采用隔离卡或者隔离卡衍生的快速切换隔离计算机;有的用户干脆直接使用两台计算机,一台对应内部网络,另一台则用来上Internet网络。
隔离卡和隔离卡衍生的快速切换隔离计算机,本质上是分时复用CPU,通过重启(关机)、休眠和睡眠等电源方式,关闭当前系统,切换到另外一个系统。其中,睡眠是将操作系统的数据保存到内存,除内存外的设备都停止供电;而休眠是将数据保存到硬盘,整机的样机全部都断电。
采用睡眠和休眠,是为了在切换的时候,加快操作系统的启动时间。不过,由于现有的物理隔离方式,采用的是分时复用CPU的技术实现方法,必然存在操作系统关闭和操作系统还原的过程。由此所带来的,是用户必须等待较长的切换时间。
另外一种方式,也即采用两台计算机来实现物理隔离。这种方式比较占用工位,用户在使用中也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多个计算设备隔离切换的装置和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多个计算设备隔离切换的装置,包括隔离切换模块以及一个以上的核心板,隔离切换模块包括状态锁存模块、ACPI信号检测模块、开机模块、鼠标切换模块、键盘切换模块、显示器切换模块、控制转换模块以及用户选择中心,其中用户选择中心连接控制转换模块,控制转换模块分别连接ACPI信号检测模块、开机模块、鼠标切换模块、键盘切换模块、显示器切换模块,ACPI信号检测模块、开机模块、鼠标切换模块、键盘切换模块、显示器切换模块共同连接到状态锁存模块,一个以上的核心板分别连接到隔离切换模块。
本发明中,包括载板,载板上设有一组接口,一组接口与隔离切换模块连接;一个以上的核心板通过核心板连接器连接到载板。
本发明中,载板上的一组接口包括显示器接口、键盘接口和鼠标接口,其中显示器接口与显示器切换模块连接、键盘接口与键盘切换模块连接、鼠标接口与鼠标切换模块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多个计算设备隔离切换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用户选择中心发出选择命令;
步骤2:控制转换模块接收到用户选择中心有效的选择命令后,发出解锁指令,解锁状态锁存模块;
步骤3:控制转换模块将选择命令发送给鼠标切换模块、键盘切换模块和显示器切换模块;
步骤4:鼠标切换模块、键盘切换模块和显示器切换模块根据选择命令,切换到对应的核心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神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神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8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