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供料方法、轨道供料系统及计算机储存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6476.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攀武;蒋巨峰;周桃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10;B65G43/00;B07C5/34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何树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供料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储存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轨道供料方法、轨道供料系统及计算机储存介质,用于执行如下步骤:A.轨道自检是否有组装板,若有组装板时则按照上位机指令进行处理,若无组装板则由供料机构把组装板上料至轨道;B.轨道传输组装板至组装位,由检测装置检测到组装板后发信号至上位机;C.上位机控制装置对组装位上的组装板进行组装;D.组装板由轨道传输至出板区;E.出板区检测组装板是否组装成功,若成功则执行步骤F,若不成功则执行步骤G;F.等待出板命令,然后把组装板传输至离开轨道,再执行步骤H;G.清除组装板,然后执行步骤H;H.重复步骤A‑G。本发明通过让轨道实现自检,从而减少了人工干预,提升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轨道供料方法、轨道供料系统及计算机储存介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时,常采用轨道来实现物料的运输,从而实现流水式的生产,提升了生产效率。然而,现有的轨道传输中,一般是采用人工进行监控,即在停机后再次开启时,需要人工来排查轨道是否还具有物料没有传输,在把这些物料由人工进行取出以后才能够继续进行动作,导致了传输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轨道供料方法及轨道供料系统及计算机储存介质,能够减少人工干预来实现传输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供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轨道自检是否有组装板,若有组装板时则按照上位机指令进行处理,若无组装板则由供料机构把组装板上料至轨道;
B.轨道传输组装板至组装位,由检测装置检测到组装板后发送信号至上位机;
C.上位机控制装置对组装位上的组装板进行部件组装;
D.组装板由轨道传输至出板区;
E.出板区检测组装板是否组装成功,若成功则执行步骤F,若不成功则执行步骤G;
F.等待出板命令,然后把组装板传输至离开轨道,再执行步骤H;
G.清除组装板,然后执行步骤H;
H.重复步骤A-G。
进一步的,在步骤A中,具体包括:
A1.轨道启动,电机运输检查轨道上是否有组装板;
A2.若没有组装板,则发送求板信号至上位机,由上位机安排组装板上料至轨道;
若有组装板,则判断是否需要清理组装板,若需要,执行步骤A3;若不需要,直接传输该组装板并执行步骤B;
A3.把轨道上的组装板取离轨道,然后传输该新的组装板并执行步骤B。
更进一步的,在步骤A1中,电机运输检查方式具体包括:电机驱动轨道动作,使得轨道移动长度为组装板上料位置至组装位的距离长度,若轨道上有组装板,则轨道移动过程中电眼检测到组装板;若轨道上无组装板,则轨道移动完毕电眼也检测不到组装板。
进一步的,检测装置为电眼,该电眼用于检测组装板是否到达组装位,并在组装板时对组装板进行拍照;
在不拍照时,电眼执行如下动作:
电眼在按下快门以后,发送信号S1至上位机;
电眼在S秒后无接收到拍照指令时,发送信号S2至上位机;
电眼发送信号S3至上位机,若上位机无响应,则电眼控制转接环关闭镜头通信外设,进入省电模式。
更进一步的,转接环具有固件升级功能,具体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6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