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门过关的校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3718.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7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郭中一;周俊;陈新;王旭;张黎宏;邹曦阳;孙治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杜森垚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过关 校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过关的校核方法,输入校核条件:铰链轴线L1、门锁啮合点P1、车门外板;过门锁啮合点P1作与铰链轴线垂直的平面S1,平面S1与铰链轴线相交于一点P2,平面S1与车门外板相交形成曲线L2;在L2上作出X方向的极值点(X向最大值)P3,以P2为圆心,过P3点做圆C1,以P3为圆心,做半径R为8mm的圆C2,圆C2与圆C1相交于两点,选取车门关闭方向的点P4,以铰链轴L1为旋转轴线,将车门总成由点P3旋转至点P4位置;检查车门总成在过关位置A与周边零件的间隙,要求间隙>0。本发明通过车门铰链、车门锁、车门外板的相对关系确定过关量,然后将整个车门旋转到过关位置,此位置模拟车门的过关工况,校核车门与周边零件的间隙是否满足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车门过关的校核方法,适用于结构工程师运用,通过车门铰链、车门锁、车门外板的相对关系确定过关量,然后将整个车门旋转到过关位置,此位置模拟车门的过关工况,从而校核车门与周边零件(侧围、装饰件等)的间隙是否满足要求。
背景技术
车门在正常关闭时的速度一般<2米/秒,在暴力关门以及其他工况(风力、坡路)下速度可以>4米/秒,此时车门会沿着关闭方向进一步移动,从而与周边零件发生磕碰,造成磕漆或零件损坏等故障;车门的过关工况一般需要实车进行大载荷(大力关门)评价,实车阶段若出现磕碰问题一般很难解决。
车门的过关也可通过CAE进行模拟分析,但目前CAE分析受限密封条、门锁、缓冲块等零件的CAE建模精度等限制,分析结果并不准确,且不适用于结构工程师快速发现问题。
专利文献1(CN108058581B)中公开了一种车门分缝的校核方法及车门设计方法,涉及汽车设计领域,所述车门分缝的校核方法包括确定车门铰链轴线和车门最大开启角度;基于所述车门铰链轴线和所述车门最大开启角度确定车门分缝线的前段的极限区域;根据美观要求和所述极限区域确定车门分缝线的前段;确定分缝线的下段和后段,将所述下段、所述后段与上一步中确定的前段进行修剪,以形成完整的车门分缝线。本申请的车门分缝的校核方法,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经造型设计的汽车门体在运动中经常出现干涉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2(CN104462699B)中公开了一种基于CATIA断面的运动校核方法,包括:将待校核部件与侧围总成及干涉校核部件装配为产品组件;在产品组件中新建载体部件,在载体部件上建立第一辅助面和第二辅助面;将产品组件投影于第一辅助面上,得到组件投影面;在组件投影面中,沿着垂直于铰链轴线的方向剖切分缝,将剖切处的结构投影于第二辅助面上,得到分缝切面图;在分缝切面图中,将干涉校核部件的投影沿着分缝最小距离方向以及垂直于分缝的方向均移动预设公差距离;以铰链中心为原点,旋转待校核部件至最大开启角度,形成边界轨迹线;测量边界轨迹线与干涉校核部件的投影间的最小距离,判断最小距离是否位于预设范围内。该方法对四门两盖的运动校核具有较高的精度。
专利文献3(CN104462699B)中公开了一种车门铰链,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铰链布置方法。该内旋式车门铰链布置方法,包括铰链位置确定、铰链轴线倾角确定和铰链极限运动校核。该外旋式车门铰链布置方法,包括铰链位置确定、铰链轴线倾角确定和铰链极限运动校核。本发明具有能够对铰链精确定位、实现对不同尺寸的车门铰链快速定位、确定铰链轴线倾角和铰链极限运动校核、保证车门铰链安装精确等有益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车门过关通过CAE进行模拟分析时CAE分析受限密封条、门锁、缓冲块等零件的CAE建模精度等限制,分析结果并不准确,且不适用于结构工程师快速发现问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过关的校核方法,适用于数据设计阶段的校核,通过车门铰链、车门锁、车门外板的相对关系确定过关量,然后将整个车门旋转到过关位置,此位置模拟车门的过关工况,从而校核车门与周边零件(侧围、装饰件等)的间隙是否满足要求,便于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门过关的校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37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