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充电系统多模态能量回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2110.7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9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魏佳丹;陈锦春;翟相煜;周波;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25/16 | 分类号: | H02P25/16;H02P25/022;H02P3/18;H02J7/00;B60L7/14;B60L15/20;B60L53/24;B60L5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任志艳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励磁双凸极 电机 驱动 充电 系统 多模态 能量 回馈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充电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前级DC/DC变换器、后级逆变器、母线电容C1和电励磁双凸极电机;
蓄电池与前级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母线电容C1并联在前级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之间,前级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后级逆变器的输入端,后级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三相电枢绕组;
所述前级DC/DC变换器包括开关管S1~S6、开关管Sa、开关管Sb、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励磁绕组F1、以及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励磁绕组F2,其中开关管S1与二极管D1串联、开关管S2与二极管D2串联构成两个桥臂;开关管S3与开关管S4串联、开关管S5与开关管S6串联构成两个桥臂;
励磁绕组F1的一端连接在开关管S1与二极管D1的连接端,励磁绕组F1的另一端连接在开关管S3与开关管S4的连接端;
励磁绕组F2的一端连接在开关管S2与二极管D2的连接端、以及开关管Sa的一端,开关管Sa的另一端与母线电容C1的正极连接;励磁绕组F2的另一端连接在开关管S5与开关管S6的连接端、以及开关管Sb的一端,开关管Sb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正极。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充电一体化系统的多模态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动过程中开关管S3、S5恒关,开关管S1、S4维持励磁绕组F1的电流保持恒定,开关管S2、S6、Sa、Sb均工作在PWM状态,其中,S2与S6开关状态相同,通过控制开关管S2、S6、Sa、Sb的导通和关断状态,实现系统工作在制动能量回馈、励磁绕组释放能量和励磁绕组存储能量三个不同的工作模态,实现系统在制动能量回馈工作模态时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并控制励磁绕组F2的电流在进入制动状态时维持方向和大小恒定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充电一体化系统的多模态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动能量回馈工作模态下的控制策略如下:
制动能量回馈工作模态下,Sa、Sb导通,S2、S6关断,该模态下励磁绕组F2串联于母线电容C1与蓄电池之间,母线电压大于蓄电池电压,母线电容C1经过励磁绕组F2向蓄电池回馈能量使得母线电压下降,同时向励磁绕组F2供能使得励磁电流iF2增大,前级DC/DC变换器的电压方程为:
其中,Udc为直流母线电容C1的电压,Ub为蓄电池电压,LF2、RF2、iF2分别为励磁绕组F2的电感、电阻、电流,eF2为励磁绕组F2和电枢绕组之间的反电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1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