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7712.3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8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柯熙政;冉毅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等离子体 传播 反射 系数 透射系数 计算方法 | ||
1.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非均匀的等离子体分成多个薄层,再将每一层薄层看作是均匀等离子体层,根据边界条件,写出传输矩阵;
步骤2、根据传输矩阵,获得所有相邻层之间的传输矩阵列方程;
步骤3、根据相邻层之间的传输矩阵列方程,获得相邻层之间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过程为:
将非均匀的等离子体分成多个薄层,将每个薄层作为一个区域,对每个薄层进行区域划分,依次为1,2,3…n;
取所有相邻层之间的传输矩阵列方程:
其中,A0表示入射波,B0表示反射波,An表示透射波;
将非均匀的等离子体层细分为n层,其中,第m层的厚度为dm+1-dm,最后一层的厚度为dp-dn,设入射波的电场极化方向为Z轴正向,并由X轴正向入射到等离子体层中;
考虑Y方向磁场的影响,第m层中的复介电常数表示为:
其中,ωp,m为第m层的等离子体频率,ω为电磁波频率,υ为等离子体的碰撞频率,ωce电子回旋频率为:
ωce=eB/me (3)
第m层的传播常数表示为:
定义未进入等离子体的首个薄层区域为区域(0),区域(0)的入射场及反射场为:
式中,A为待定系数,为区域(0)的x方向上的传播常数,则入射区域(0)内的总场表示为:
推广到第m层,则有:
其中Bm和Cm为第m层的待定系数;
同理,在最后一层的场中,由于只有透射波而没有反射波,则最后一层的总场表达式为:
D为待定系数;
最终,由最后一层的边界条件得到最后一层传输矩阵表达式:
其中
根据式(8)和式(14),得到第n层的传输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边界条件为:
根据x=0处的边界条件,可得:
式中
同理,由第m层的边界条件,得到传输矩阵:
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过程为:
根据第一层迭代计算到最后一层透射层,得到传输矩阵列方程为:
式中
把Sg表示为Sg=(Sg1,Sg2),Sg1,Sg2分别为Sg矩阵的第一列和最后一列,代入上式,传输矩阵列方程表示为:
式中的A表示等离子体层的反射因子,D表示等离子体层的透射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过程为:
根据传输矩阵列方程中反射因子和透射因子,获得相邻层之间透射系数Tγ和反射系数Rγ;
Tγ=|D|2
Rγ=|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77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