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标资管产品的估值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6629.4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0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美玉;赵泽栋;林卫华;李燕;林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F17/17;G06Q40/06;G06F16/90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健 |
地址: | 51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标 产品 方法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标资管产品的估值方法,包括属性信息获取、可穿透性判断、可穿透型产品估值以及非穿透型产品估值。本发明的一种非标资管产品的估值方法,通过对目标非标资管产品进行可穿透性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在预设估值算法数据库中筛选出对应的估值算法,通过筛选出的估值算法对目标非标资管产品进行估值计算,得到精准的公允价值,为不同类型的非标资管产品的提供了精准的估值算法,提高了非标资管产品估值的精准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产估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标资管产品的估值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背景技术
非标资管产品是指非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产品,实质为并不在银行间市场或证券交易所两大公开市场公开募集资金的资产管理产品。目前大部分企业都采用现金流折现法进行非标准化资产管理产品估值的计量,但由于非标准化资产管理产品结构复杂,使得现金流估值法存在估值不准确、不合理、与底层实际资产不一致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非标资管产品的估值方法,其能解决目前对于非标准化资产管理的估值方法单一造成估值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解决目前对于非标准化资产管理的估值方法单一造成估值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能解决目前对于非标准化资产管理的估值方法单一造成估值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非标资管产品的估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属性信息获取,获取与目标非标资管产品对应的属性信息;
可穿透性判断,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判断所述目标非标资管产品是否为可穿透型产品,若是,定期获取发行终端发送的与目标非标资管产品对应的底层项目信息,并执行穿透型产品估值步骤,若否,执行非穿透型估值步骤;
可穿透型产品估值,根据预设第一规则以及所述底层项目信息在预设估值算法数据库中筛选出对应的第一估值算法,并根据所述第一估值算法以及所述底层项目信息对目标非标资管产品进行估值,得到非标资管产品公允价值;
非穿透型产品估值,定时获取发行终端发送的与目标非标资管产品对应的资产产品信息,根据预设第二规则以及所述资产产品信息在预设估值算法数据库中筛选出对应的第二估值算法,并根据所述第二估值算法以及所述资产产品信息对目标非标资管产品进行估值,得到非标资管产品公允价值。
进一步地,所述属性信息为能定期获取底层项目信息或不能定期获取底层项目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判断所述目标非标资管产品是否为可穿透型产品具体为:判断所述属性信息为能定期获取底层项目信息还是不能定期获取底层项目信息,当所述属性信息为能定期获取底层项目信息时,则认定所述目标非标资管产品是可穿透型产品,当所述属性信息为不能定期获取底层项目信息时,则认定所述目标非标资管产品不是可穿透型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估值算法为市场债券算法或现金流折现算法或倒算算法或穿透估值算法,所述第一规则为采用市场债券算法对产品类别为债券类产品的可穿透型产品进行估值,采用现金流折现算法或倒算算法对产品类别为分级产品的可穿透型产品进行估值,采用穿透估值算法对产品类别为非分级产品且非债券的可穿透型产品进行估值。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透型产品估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债券类产品判断,根据所述底层项目信息判断所述目标非标资管产品的产品类别是否为债券类产品,若是,则执行债券类产品估值步骤,若否,则执行分级结构判断;
债券类产品估值,在预设估值算法数据库中筛选出市场债券算法作为第一估值算法并对目标非标资管产品进行估值,得到非标资管产品公允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6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