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及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6295.0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轩;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5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刘亚莉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锁扣止退 结构 连接器 壳体 组件 | ||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其包括壳体和可拆卸装配在该壳体上的锁扣,所述锁扣包括固定部、以被动形态支撑在该固定部上方的锁紧部以及带动该锁紧部尾部下压的解锁部,其中所述固定部沿壳体轴向延伸且通过壳体上的限位凸起实现两侧的限位,该固定部前端还与壳体上的限位部件配合以实现向前和向上的限位;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供所述锁紧部尾部两侧插入以防止该锁紧部后端翘起的止退倒槽,该止退倒槽后侧壁体与锁紧部尾部端面挡止限位以防止该锁扣后退。本发明锁扣能够由壳体尾部直接推入限位凸起之间,装配简单,当需要拆卸时仅需按压锁紧部使其尾部由止退倒槽内脱出即可将该锁扣拔出,不会对锁扣和壳体造成任何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有锁扣的连接器壳体,壳体与锁扣之间通常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但这种装配方式使得当需要将锁扣进行拆解时不仅拆卸不易,而且会对壳体和锁扣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使其通过在壳体上增加止退倒槽,对锁扣锁紧部进行止退限位,使得锁扣自然状态下,抵住壳体倒槽,不会脱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其包括壳体和可拆卸装配在该壳体上的锁扣,所述锁扣包括固定部、以被动形态支撑在该固定部上方的锁紧部以及带动该锁紧部尾部下压的解锁部,其中所述固定部沿壳体轴向延伸且通过壳体上的限位凸起实现两侧的限位,该固定部前端还与壳体上的限位部件配合以实现向前和向上的限位;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供所述锁紧部尾部两侧插入以防止该锁紧部后端翘起的止退倒槽,该止退倒槽后侧壁体与锁紧部尾部端面挡止限位以防止该锁扣后退。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其中所述的止退倒槽位于所述限位凸起上端内侧的凸部上。
前述的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其中所述的限位部件包括供固定部前端两侧插入的限位槽。
前述的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其中所述的限位部件还包括与所述锁扣前端的U型通孔适配的凸起。
前述的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其中所述的锁紧部和固定部通过前端的弧形折弯实现连接。
前述的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其中所述的U型通孔依次穿过锁紧部、弧形折弯以及固定部。
前述的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其中所述的锁扣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前述的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其中所述的固定部为沿壳体轴向延伸的片状结构,所述锁紧部为表面设有若干锁台的弹片,所述解锁部固定在该弹片尾部的解锁片。
前述的具有锁扣止退结构的连接器壳体,其中所述的弹片尾部两侧沿壳体轴向延伸形成两个与所述止退倒槽适配的翅片。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前端对插的连接器和适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上述的壳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壳体上增设止退倒槽,通过该止退倒槽与锁紧部尾部端面的配合实现对锁扣结构轴向向后的限位,通过设置与固定部前端配合的限位部件实现对固定部轴向向前和向上的限位。上述设计使得本发明锁扣能够由壳体尾部直接推入限位凸起之间,装配简单,当需要拆卸时仅需按压锁紧部使其尾部由止退倒槽内脱出即可将该锁扣拔出,不会对锁扣和壳体造成任何损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62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