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端到端框架的智能问答系统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5000.8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0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冯卫森;尹青山;王建华;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董延丽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端到端 框架 智能 问答 系统 实现 方法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端到端框架的智能问答系统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案包括:根据输入到Encoder模块中的第一输入信息,Decoder模块为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匹配相应的第一回复信息,以使得流程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回复信息存储至上下文存储模块,构成历史回复信息;通过多头attent ion机制,使得所述多头at tent ion机制的其中一个头的内容设置为槽位信息,基于所述历史回复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得到所述槽位信息对应的意图,进行槽位填充;确定完成所述槽位填充,为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匹配相应的第二回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回复信息为最终回复信息。解决了端到端架构模型的智能问答系统在处理槽位填充需要和用户进行多次交互情况时灵活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智能问答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端到端框架的智能问答系统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智能问答领域,多轮问答系统实现架构主要分为两种:管道式架构和端到端架构。管道式架构各个模块相互分离,可解释性强,在遇到问题后可快速定位和修改,前多轮问答系统主要基于管道式架构进行实现。但由于管道式架构在实现上,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分离,因此上游模块发生错误容易传到下游,影响用户体验。
端到端架构采用Seq-To-Seq框架,整体架构没有明确的模块划分,通过反向传播的方式进行整体优化,可以有效的弥补管道式架构的缺点。但端到端结构在涉及到槽位填充需要和用户进行多次交互的情况时,无法在中间环节针对特定槽值进行设计,相比于管道式架构,端到端架构对这种问题的处理显得非常的迟钝。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基于端到端框架的智能问答系统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如下技术问题:
多轮问答系统中的端到端架构模型在涉及到槽位填充需要和用户进行多次交互时,灵活性弱、交互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基于端到端框架的智能问答系统实现方法,包括:根据输入到Encoder模块中的第一输入信息,Decoder模块为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匹配相应的第一回复信息,以使得流程控制模块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回复信息存储至上下文存储模块,构成历史回复信息;通过多头attention机制,使得所述多头attention机制的其中一个头的内容设置为槽位信息,基于所述历史回复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得到所述槽位信息对应的意图,进行槽位填充;确定完成所述槽位填充,为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匹配相应的第二回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回复信息为最终回复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输入到Encoder模块中的第一输入信息,Decoder模块为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匹配相应的第一回复信息,具体包括:根据输入到Encoder模块中的第一输入信息,使得所述Encoder模块对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码信息,对所述第一编码信息进行解码得到第一解码信息,从预先设定的回答数据集中获取与所述第一解码信息相匹配的第一回复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为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匹配相应的第二回复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附加信息模块中的附加信息,所述附加信息至少包括谈话主题、谈话场景和用户画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第二回复信息为最终回复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数据清理请求,定时删除指定的问答相关信息,所述问答相关信息包括所述历史回复信息、所述第二输入信息、所述第二回复信息以及所述附加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为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匹配相应的第二回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回复信息为最终回复信息,具体包括:从预存在所述上下文存储模块中的所述预先设定的回答数据集中获取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相匹配的第二回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回复信息为最终回复信息;或者基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回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回复信息为最终回复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5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