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麦稻收割机的割台及其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7368.X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孟子民;曹凯杰;杨新宇;管文武;徐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凯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7/00 | 分类号: | A01D47/00;A01D45/00;A01D45/04;A01D65/00;A01D75/00;A01D75/18;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潘飞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割机 及其 | ||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麦稻收割机的割台及其收割机。该割台包括:整体支架;扶禾机构,水平割刀,位移传感器,图像采集装置,液压升降机构,以及智能控制器。扶禾机构包括第一扶禾器和第二扶禾器,第一扶禾器和第二扶禾器均包括拢禾板、扶禾绞龙、主分禾叉、绞龙驱动组件和主分禾叉调节组件;扶禾绞龙中螺旋叶片的外缘上等间距设置多个向外延伸的仿生指;水平割刀安装在整体支架上;液压升降机构用于调节割台相对地面的整体高度。智能控制器与绞龙驱动组件、主分禾叉调节组件、位移传感器、图像采集装置和液压升降机构电连接;该收获机械解决了传统收割机无法收割倒伏作物,以及不适应复杂地形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麦稻收割机的割台及其收割机。
背景技术
水稻和小麦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大部分的人都以这两种作物的果实作为主食,因此水稻和小麦也是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粮食作物。目前,规模化和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机械化能大幅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收割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机械,也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二不断深入推进。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法发展不断朝向大型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其收割台的性能也要不断适应高效化、智能化趋势发展。
在我国,大型化的农业机械可能并不完全适用。大型化的农业机械通常适用于现代化的大型农场,这些农场的土地主要是连片的平坦地块,适合大型机械进行作业。但是我国存在大量农业家庭,这些生产单位拥有的土地大多面积较小,而且很多地块还处于高原、山或丘陵等地势不平的地方。这给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造成困难。因此开发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小型收割机可能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
即便推广应用小型化收割机械,但是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小型收割机产品也仍然存在很多几个问题。例如:1、割台体积过大,小型田块无法作业。2、割台运动过程复杂,无法收集剩余稻草。3、割台宽度不可调,对于不规则田块无法进行操作。除此之外,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农作物在收获期遭遇大风雨水等恶劣天气后容易出现倒伏,倒伏后的作物秸秆匍匐贴地,常规的收割机的割台无法收割这种高度太低的水稻,如果将割台的高度下降得过低的话,可能还会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这些也给水稻和小麦的机械化收割带来困难。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型智能的收割台或收割机,既能满足不同地形的收割状况,又能针对倒伏后的农作物进行收割,以满足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麦稻收割机的割台及其收割机,该收获机械解决了传统收割机无法收割倒伏作物,以及不适应复杂地形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麦稻收割机的割台,该割台包括:整体支架;扶禾机构,水平割刀,位移传感器,图像采集装置,液压升降机构,以及智能控制器。
整体支架用于安装完成收割动作的相关组件;定义整体支架中沿收割作业的方向为前方。
扶禾机构用于对收获作物进行扶正和收拢;扶禾机构包括对称安装的第一扶禾器和第二扶禾器,第一扶禾器和第二扶禾器均包括拢禾板、扶禾绞龙、主分禾叉、绞龙驱动组件和主分禾叉调节组件;拢禾板为平板;第一扶禾器和第二扶禾器中的拢禾板对称安装在整体支架的前端,并向靠近整体支架的一侧倾斜,使得拢禾板表面形成向后方倾斜的斜坡;第一扶禾器和第二扶禾器中的两块拢禾板间含有间隙,两组扶禾绞龙分安装在两块拢禾板中靠近该间隙的两条侧边上;扶禾绞龙沿拢禾板的侧面倾斜向上设置;扶禾绞龙中螺旋叶片的外缘上等间距设置多个向外延伸的仿生指;绞龙驱动组件驱动扶禾绞龙转动时,仿生指对靠近扶禾绞龙的作物秸秆施加向上拨动的运动趋势;主分禾叉的数量为两根,分别对称安装在对应的两块拢禾板的底部,两根主分禾叉分别在第一扶禾器和第二扶禾器前方呈八字形向外伸出;主分禾叉与对应的拢禾板活动连接,主分禾叉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主分禾叉相对拢禾板平面的夹角,实现对两根主分禾叉张开角度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凯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凯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7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