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类型传感器的融合感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11124.0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6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彭鹏;邵宇鹰;祝雪莲;黄蕾;施玉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事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徐雯琼;张双红 |
地址: | 20012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类型 传感器 融合 感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类型传感器的融合感知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S1:获取不同类型传感器对应的多个输入信号;S2:将不同的输入信号输入对应的浅层卷积神经网络,从而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S3:融合中心通过二次卷积神经网络对所述特征向量进行融合处理;S4:利用线性分类器对融合处理的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S5:根据S4步骤的分类结果识别出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信号,根据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可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实现了多参量的联合感知与故障诊断,从而克服传统单参量监测诊断易造成的漏判与误判,提高电力设施在线监测的精度和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类型传感器的融合感知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国家电网发布的战略规划中提出,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基本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贯通,初步实现统一物联管理,各级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具备基本功能,支撑电网业务与新兴业务发展;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全面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贯通和统一物联管理,公司级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具备强大功能,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而在电力物联网领域中,传感器的使用具有大规模、多源化、异构化等特点,因此亟需突破传统传感器单一感知的限制,研发基于泛在物联网技术的多类型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法,实现多参量的联合感知与故障诊断,从而克服传统单参量监测诊断易造成的漏判与误判,提高电力设施在线监测的精度和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类型传感器的融合感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获取不同类型传感器对应的多个输入信号;
S2:将不同的输入信号输入对应的浅层卷积神经网络,从而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
S3:融合中心通过二次卷积神经网络对所述特征向量进行融合处理;
S4:利用线性分类器对融合处理的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
S5:根据S4步骤的分类结果识别出不同类型传感器的信号,根据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可进行故障诊断。
进一步地,所述S3步骤包括:
S31:通过选取对应的核函数将特征空间的特征向量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
S32:对各个核函数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并进行线性组合;
S33:利用经过该线性组合后的核函数对各个高维特征空间融合处理,得到高维融合特征空间。
所述高维融合特征空间,其表达式如下所示:
其中λi表示各个通道的权重值,其中x和z指映射之前的两个输入特征向量向量。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的类型包括:震动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优选地,从震动传感器获取震动特征向量,并通过震动核函数映射到震动高维特征空间中;
从声音传感器获取声音特征向量,并通过声音核函数映射到声音高维特征空间中;
从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特征向量,并通过温度核函数映射到温度高维特征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S33步骤包含:利用经过该线性组合后的核函数对所述震动高维特征空间、声音高维特征空间、温度高维特征空间进行融合处理,从而获得高维融合特征空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事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事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1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