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紧螺母收压变形量检具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9655.6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军;周杰;石大鹏;王宪龙;付翊宸;孙鹏辉;张亚楠;张慧;刘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姜新宇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信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变形 量检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锁紧螺母收压变形量检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锁紧螺母内收变形部定位组件和测量标尺;锁紧螺母内收变形部定位组件包括插杆和与插杆活动连接的带定长锁止功能的伸缩齿,带定长锁止功能的伸缩齿伸出于插杆侧面时,锁紧螺母内收变形部定位组件用于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带定长锁止功能的伸缩齿缩回于插杆侧面时,锁紧螺母内收变形部定位组件用于在锁紧螺母的轴向上与锁紧螺母抽拉连接;测量标尺连接在插杆一端端面,且沿插杆的轴向延伸,锁紧螺母内收变形部定位组件定位在锁紧螺母的内收变形部处时,测量标尺伸出于锁紧螺母的收压端。使用它可以在兼顾检测准确度的同时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紧螺母收压变形量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紧螺母收压变形量检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列车中使用了一种金属锁紧螺母。制作金属锁紧螺母时,在螺母一端端部(即收压端)的外侧面通过模具进行施压使其内部产生压痕以破坏其原有螺纹线,此时螺母内部被施压处其大径、中径和小径均发生内收变形的现象,这样螺栓在从螺母另一端(即旋装端)拧入螺母内部时,由于内收变形的限制作用,需一定的扳拧力矩才能使螺栓穿出螺母,而内收变形部位就起到对螺栓进行锁紧的作用。对于金属锁紧螺母来讲,其内收变形的轴向长度与锁紧力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在螺母加工完成后,往往通过检测内收变形的轴向长度来确定螺母的锁紧性能。
专利文献CN110986726A记载了一种锁紧螺母收压变形量检具,包括:螺母插杆,具有与被测螺母的内孔适配的外径,而在从旋装端进入螺母内孔后可被螺母内收变形部位所挡;测量标尺,连接在螺母插杆的一端端面,且沿螺母插杆的轴向延伸;在螺母插杆进入螺母内孔且被螺母内收变形部位所挡时,测量标尺从螺母收压端伸出。该型螺母插杆省略了与被测螺母配合的外螺纹,使用时缩减了螺纹装卸时长,从而提高了锁紧螺母收压变形量检测效率。理论上,其螺母插杆易于实现被螺母内收变形部位所挡,但实际制作时,存在较大的难度。也即是说,它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牺牲了检测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紧螺母收压变形量检具及其使用方法,使用它时可以在兼顾检测准确度的同时提高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锁紧螺母收压变形量检具,包括锁紧螺母内收变形部定位组件和测量标尺;所述锁紧螺母内收变形部定位组件包括插杆和与插杆活动连接的带定长锁止功能的伸缩齿,所述带定长锁止功能的伸缩齿伸出于所述插杆侧面时,所述锁紧螺母内收变形部定位组件用于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带定长锁止功能的伸缩齿缩回于所述插杆侧面时,所述锁紧螺母内收变形部定位组件用于在锁紧螺母的轴向上与锁紧螺母抽拉分离;所述测量标尺连接在所述插杆一端端面,且沿所述插杆的轴向延伸,所述锁紧螺母内收变形部定位组件定位在锁紧螺母的内收变形部处时,所述测量标尺伸出于锁紧螺母的收压端。
优选的,所述带定长锁止功能的伸缩齿包括伸缩齿和伸缩齿驱动部,所述伸缩齿有至少三个,每一所述伸缩齿与所述插杆可转动连接,每一所述伸缩齿上设有驱动齿和螺纹牙,所述伸缩齿驱动部与所述插杆连接,所述伸缩齿驱动部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所述驱动齿配合的传动齿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伸缩齿驱动部为驱动电机,或者,所述伸缩齿驱动部为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插杆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插杆上还设有伸缩齿转动限位部,所述伸缩齿与一侧伸缩齿限位部连接时,所述伸缩齿伸出于所述插杆侧面外,所述伸缩齿与另一侧伸缩齿限位部连接时,所述伸缩齿缩回于所述插杆侧面内。
优选的,所述带定长锁止功能的伸缩齿包括固定管、伸缩杆和定长止动销,所述固定管与所述伸缩杆抽拉连接,所述定长止动销用于在所述固定管的轴向上固定连接固定管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设有螺纹牙,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插杆固定连接;所述带定长锁止功能的伸缩齿有至少三个,该至少三个带定长锁止功能的伸缩齿伸出于所述插杆侧面并锁止定位时,该至少三个带定长锁止功能的伸缩齿的螺纹牙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9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