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输水管道微生物腐蚀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9416.0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宋逸;王登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A61L2/16;A61L101/26;A61L10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输水 管道 微生物 腐蚀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管道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抑制输水管道微生物腐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喷砂机将输水管道表面打磨粗化;S2:对输水管道表面进行清洗,用以去除输水管道表面的灰尘或油污,之后将输水管道表面擦干,使输水管道的基材漏出;S3:在输水管道表面均匀喷涂化学杀菌剂;S4:先将输水管道加热至合适温度,之后,在输水管道表面刮涂底胶;S5:在底胶刮涂完毕后,在输水管道表面涂覆防腐涂层;本发明在对输水管道涂覆防腐涂层之前先对输水管道表面均喷有化学杀菌剂,化学杀菌剂可选为硫酸铜、氢氧化铜、石硫合剂中的一种,在喷涂于输水管道表面后能够对输水管道表面起到灭菌的作用,从而抑制输水管道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抑制输水管道微生物腐蚀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腐蚀是指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蚀或受微生物影响所引起的腐蚀。微生物腐蚀一种电化学腐蚀,所不同的是介质中因腐蚀微生物的繁衍和新陈代谢而改变以了与之相接触的界面的某些理化性质。微生物细胞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和/或最终产物的分泌物以及外酵素都能够引起材料失效。习惯上将细菌腐蚀分为厌氧腐蚀和好氧腐蚀,实际上在生物膜与细菌群体之中,多种菌类是共处一起的,在发生厌氧腐蚀的同时也在发生好氧腐蚀。参与腐蚀的菌主要有以下几类:硫酸盐还原菌、硫氧化菌、腐生菌、铁细菌和真菌。微生物腐蚀导致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据统计,微生物腐蚀在金属和建筑材料的腐蚀破坏中占20%,油井中75%以上的腐蚀以及埋地管道和线缆中50%的故障来自微生物的腐蚀(主要是硫酸盐还原过程)。
现有的技术中,针对微生物的腐蚀,大多只在管道表面涂上防护层,加强管道的耐磨耐腐蚀性,防止微生物和腐蚀性物质渗透入管道空隙中造成管道腐蚀,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管道寿命,但单一防护层的防护效果较差,防护时间较短,并且只能起到隔离的作用,无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抑制输水管道微生物腐蚀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输水管道微生物腐蚀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抑制输水管道微生物腐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喷砂机将输水管道表面打磨粗化;
S2:对输水管道表面进行清洗,用以去除输水管道表面的灰尘或油污,之后将输水管道表面擦干,使输水管道的基材漏出;
S3:在输水管道表面均匀喷涂化学杀菌剂;
S4:先将输水管道加热至合适温度,之后,在输水管道表面刮涂底胶;
S5:在底胶刮涂完毕后,在输水管道表面涂覆防腐涂层,之后使输水管道自然冷却至室温。
优选的,在所述S1步骤中喷砂机的功率为5.07Kw。
优选的,在所述S3步骤中使用的化学杀菌剂可选为硫酸铜、氢氧化铜、石硫合剂中的一种。
优选的,在所述S4步骤中的合适温度为60-90℃;在所述S4步骤中输水管道在刮涂底胶时输水管道的温度始终处于60-90℃的范围内。
优选的,在所述S4步骤中在输水管道表面刮涂底胶时朝着一个方向进行刮涂。
优选的,在所述S5步骤中的防腐涂层其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碳化硅20-45份、氧化硼30-40份、超细氧化锌10-15份、氧化钛1-8份、四氯化碳2-6份和聚乙树脂50-70份。
优选的,所述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称取35份碳化硅和5份氧化钛加入50ml乙二醇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20min后,机械搅拌20min,之后,向溶液中加入15份超细氧化锌,继续机械搅拌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9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