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ole-Cole模型的DGTD电磁瞬态仿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9190.4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6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任强;吴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7/12;G06F17/16;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8 | 代理人: | 陈磊;张桢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ole 模型 dgtd 电磁 瞬态 仿真 方法 | ||
1.一种基于Cole-Cole模型的DGTD电磁瞬态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基于Cole-Cole模型的时域本构方程;
基于Z变换法,应用欧拉定理及二阶泰勒级数展开,或双线性变换法及连分式展开,将频域Cole-Cole模型转换到Z域,并将分数次幂项转换为整数次幂,然后基于逆Z变换法,将Z域Cole-Cole模型带入电场强度和电位移矢量的Z域本构方程,在时间t=nΔt处将其转换到时域,得到电场强度和电位移矢量的时域本构方程,Δt为时间步长;
S2:结合Cole-Cole模型的EH-DH混合模式的DGTD方案;
基于DGTD法,使用DH形式的修正的安培环路定律、EH形式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步骤S1中的本构方程,结合迎风通量,构造半离散方程组;
S3:设计时间步进方案;
基于蛙跳法,在t=nΔt处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半离散方程进行中心差分,在t=(n+1/2)Δt处对修正的安培环路定律的半离散方程进行中心差分,得到磁场强度、电位移矢量、电场强度的时间步进方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ole-Cole模型的DGTD电磁瞬态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方法为:
S1-1:Cole-Cole模型模拟色散介质的复相对介电常数为:
其中,M为极数,ε0、ε∞、Δεm分别为复相对介电常数、自由空间介电常数、无限频率相对介电常数和第m极的幅度,j为虚数符号,j2=-1,ω为角频率,τm为第m极的弛豫时间值,αm为第m极的色散参数,0≤αm<1,σ为静态电导率;
S1-2:基于欧拉定理,将jω变换到Z域:
其中,z-1=e-jω,e为自然常数;将用二阶泰勒级数展开:
由此,式(1)变换得到z的整数次幂方程:
S1-3:Z域电场强度和Z域电位移矢量的Z域本构方程为:
为方便表达,定义Z域的参数表达式为:
则式(5)表示为:
将式(6)、式(7)在t=nΔt处进行逆Z变换,n为时间步数,得到时域参数Sm和I的时间步进方程:
In=σΔt·En+In-1 (9)
其中,In为参数I在时间步数n处的定义,In-1为参数I在时间步数(n-1)处的定义,Sm,n为Sm在时间步数n处的定义,Sm,n-1为Sm在时间步数(n-1)处的定义,Sm,n-2为Sm在时间步数(n-2)处的定义;
将式(8)在t=nΔt处进行逆Z变换,得到时域电场强度E和时域电位移矢量D在时间步数n处的时域本构方程:
其中,En为在时间步数n处的时域电场强度,Dn为在时间步数n处的时域电位移矢量;
为方便表述,定义参数A和参数V为:
其中,Vn为在时间步数n处的参数V,将式(12)、式(13)带入式(11),整理得到:
En=A-1·(Dn-Vn) (14)
式(14)即基于Cole-Cole模型的时域本构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91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