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枪定碳故障应急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8687.4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2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邱在军;邓勇;廖彬;韩宝;李海波;兰海峰;吴亚男;黄传根;宋健;刘鑫磊;徐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5/3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侯晔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副枪定碳 故障 应急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枪定碳故障应急处理方法,属于钢铁冶炼领域。该方法步骤包括:S01、预先建立碳含量预测方程:[C]=A+B×(CO)%,其中,[C]为钢水碳含量,A和B为与转炉对应的系数,(CO)%为副枪定碳测量后的转炉煤气CO含量峰值;S02、副枪定碳故障发生时,获取本次测量后转炉煤气CO含量峰值(CO)0%,并将该峰值(CO)0%代入所述碳含量预测方程,得到钢水碳含量预测值[C0];S03、根据所述钢水碳含量预测值[C0],确定后续如何冶炼。本发明能够大幅度提高副枪定碳故障发生时钢水碳含量的预测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了现场员工后续判断和操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副枪定碳故障产生后的应急处理效率,同时保证了钢材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具体是一种副枪定碳故障应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过程中,实际的脱碳速度是“两头慢,中间快”。吹炼初期,脱碳速度随吹炼时间几乎成线性增加;吹炼中期,脱碳速度几乎只取决于供氧强度;吹炼后期,当碳的含量降到一定程度后,碳的扩散速度下降,碳的氧化速度也急剧下降至与吹炼初期相似,但氧化速度取决于碳的浓度和扩散速度,并且与含碳量成正比。一般情况下,在冶炼中后期供氧85%左右时,需要进行定碳测量。
配有副枪的转炉,在出现副枪TSC结晶定碳故障时,会导致主吹碳含量不能被测出,进而对生产顺行和生产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在副枪TSC结晶定碳故障时,通常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①提氧枪停止供氧,副枪重新测量。但是,重新测量一般需耗时2-3分钟,且仍不能测量出的概率较大;另外,冶炼后期提氧枪等待过程钢水温度较高,热量损失较大,钢水的氧化性强对炉衬耐火材料侵蚀严重。
②提氧枪停止供氧,通知设备人员到副枪设备现场处理故障。由于设备人员到达现场至少需要10分钟,且到达后处理还需要时间,对生产时间节点造成较大影响。
③转炉操作人员凭经验判断碳含量,确定后续如何冶炼。但由于长时间使用副枪定碳,转炉操作人员判断碳含量的经验技能有所下降且参差不齐,判断的极为不准确。如果碳含量预估值偏低,即实际碳含量较高,则会导致实际的辅吹供氧量偏少,造成钢水终点氧含量偏低,最终导致钢水磷含量高;如果碳含量预估值偏高,即实际碳含量较低,则会导致实际的辅吹供氧量过多,造成钢水终点氧含量偏高,钢水过氧化。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出现副枪TSC结晶定碳故障时,现有的应急处理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枪定碳故障应急处理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副枪定碳故障发生时钢水碳含量的预测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了现场员工后续判断和操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副枪定碳故障产生后的应急处理效率,同时保证了钢材的生产质量。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副枪定碳故障应急处理方法,步骤包括:
S01、预先建立碳含量预测方程:[C]=A+B×(CO)%,其中,[C]为钢水碳含量,A和B为与转炉对应的系数,(CO)%为副枪定碳测量后的转炉煤气CO含量峰值;
S02、副枪定碳故障发生时,获取本次测量后转炉煤气CO含量峰值(CO)0%,并将该峰值(CO)0%代入所述碳含量预测方程,得到钢水碳含量预测值[C0];
S03、根据所述钢水碳含量预测值[C0],确定后续如何冶炼。
进一步地,所述碳含量预测方程的获得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版材智能转运系统
- 下一篇:一种修复睡眠的植物蛋白组分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