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种能断裂黄酮碳苷类化合物的碳苷键的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8121.1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6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如峰;王莎;郑时奇;刘双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种能 断裂 黄酮 碳苷类 化合物 碳苷键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从人肠道菌群中分离得到的能够裂解黄酮碳苷的碳苷键的两株细菌,即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 2016‑P581a)及其所含酶系、鸟肠球菌(Enterococcus avium 2020‑W974‑1)及其所含酶系。两株细菌及其酶系能够把多种黄酮碳苷类化合物裂解为其完整的苷元和相应的糖基。其催化的裂解反应具有特异性高,裂解能力强,经济和环保等特点,可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原料制造和研发以及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种能断裂黄酮碳苷类化合物的碳苷键的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黄酮碳苷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类化合物,其主要特征是糖基以C-C键直 接与黄酮母核相连(吴新安等.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1(2):135-138)。其糖基常连接在黄 酮A环C-6或者C-8位,形成非常稳定的糖苷结构。这类化合物在开花植物中分布较多,最常见的苷元为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其C-6或者C-8位与葡萄糖基连接,分别形成牡荆素、 荭草素、异牡荆素、异荭草素等(龚金炎等.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22(3):525-530)。由于黄酮碳苷类化合物的碳苷键非常稳定,仅通过化学方法几乎不能将碳苷键断裂,得到 其完整的苷元和相应的糖部分。根据文献报道(Xu J,et al.J Chromatogr B AnalytTechnol Biomed Life Sci,2014,944(3):123-127;Hattori M,et al.J Nat Prod,1988,51(5):874.),人肠道 菌群中存在一些特殊的菌株能够断裂C-C糖苷键得到完整的苷元和糖基。因此,从人肠道 菌中寻找并分离含有特殊催化酶的菌株是解决从碳苷类得到其完整苷元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两种从人肠道菌丛中分离得到的能够断裂黄酮碳苷的碳苷键的菌株及其 所含酶系,两株菌株及其酶系可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原料制造和研发以及化合物的结构 鉴定。经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形态学鉴定,两株菌株分别被确定为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命名为Enterococcus gallinarum 2016-P581a、鸟肠球菌(Enterococcus avium), 命名为Enterococcus avium 2020-W974-1。菌株自身及其所含的酶能够把多种黄酮碳苷类化合物裂解为其完整的苷元和相应的糖基。本发明提供的菌株及其酶系催化的裂解反应具有 特异性高,裂解能力强,经济和环保等特点。经实验测定,两株菌株及其所含酶系催化碳 苷裂解的效率在24h内均可达95%以上,且无副反应发生。
本发明提供的细菌菌株的形态特征为: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2016-P581a, 革兰氏阳性球菌;在GAM固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菌株P581a单菌落呈圆形、 白色、不透明状,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凸起,单菌落大小为1~2mm。鸟肠球菌Enterococcus avium 2020-W974-1,革兰氏阳性球菌;在GAM固体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24h,菌株 W974-1单菌落呈圆形、白色、不透明状,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凸起,单菌落大小为0.5~1mm。
本发明提供的菌株及其酶系能够特异性地裂解碳苷类化合物,优选具有黄酮C-6和C-8 位碳苷类化合物,菌株P581a最优选荭草素、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等黄酮碳苷,菌株W974-1 最优选荭草素、牡荆素等黄酮碳苷,由此导致其在医药、食品、化工原料制造和研发以及 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所述菌株保藏证明如下:
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 2016-P581a:
保藏编号:CGMCC No.222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