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勘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7872.1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9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莫一夫;刘文松;潘岐深;张宝星;谢锐彪;郑松源;毕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H04N7/18;G06K9/00;G06K9/32;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晏静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勘灾系统,应用于巡检技术领域,智能勘灾系统包括智能勘灾装置、图像采集装置以及外接显示屏,智能勘灾装置包括外设接口、通信模块、储存模块、供电模块以及计算模块,智能勘灾装置通过外设接口与图像采集装置连接,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无人机以及车载摄像头,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待勘灾位置的视频图像,并将视频图像发送至智能勘灾装置,智能勘灾装置用于通过计算模块,在待勘灾位置的视频图像中,通过预先存储的目标图像检测出待检测目标,在待勘灾位置的视频图像中标记待检测目标,生成标记后的视频图像,向用户展示标记后的视频图像。本申请公开的智能勘灾装置功能强大、用途广泛、应用灵活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巡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勘灾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传输依赖大规模线路网络,当发生自然灾害时,电网容易受影响而导致停电事故。灾后,高效、快速地进行灾情勘测对抢修复电以及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极其重要。
随着无人机、车载摄像头等多种前端采集工具的普及,将前端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回传至后端平台进行精细化智能分析的模式,成为了电力线路日常巡检的主要方式。但该模式高度依赖通信条件,在灾后现场通信条件差的情况下明显不适用。
针对这个问题,市面上出现了无人机机载的前端微型图像处理装置,但受限于装置硬件的算力资源,绝大部分仅仅能对图片进行简单的预识别,无法进行更精细化的图像分析,也无法自动整理数据;而且该类设备需要挂载在特定型号的无人机之上,增加无人机的重量,制约无人机飞控性能,影响续航能力,更无法与车载摄像头等其他前端采集设备像搭配使用,用途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勘灾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前端图像处理装置功能弱小、用途单一、应用灵活性低下的问题,本发明包括:
一种智能勘灾系统,所述智能勘灾系统包括智能勘灾装置、图像采集装置以及外接显示屏,所述智能勘灾装置包括外设接口、通信模块、储存模块、供电模块以及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外设接口、通信模块、储存模块以及供电模块连接,所述智能勘灾装置通过所述外设接口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连接;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待勘灾位置的视频图像,并将所述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智能勘灾装置;
所述智能勘灾装置用于通过所述计算模块,在所述待勘灾位置的视频图像中,通过预先存储的目标图像检测出待检测目标;在所述待勘灾位置的视频图像中标记所述待检测目标,生成标记后的视频图像;通过外接显示屏向用户展示所述标记后的视频图像。
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用于深度学习的加速卡;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待勘灾位置的视频图像进行解码取帧,并得到多个帧图像,通过目标检测模型分别对所述多个帧图像进行目标检测,当检测到目标对象时用方框和编号标记目标对象,并运行状态识别模型,对所述目标对象的状态进行逻辑判断,生成包含状态判断结果的勘灾结果数据,并将所述勘灾结果数据通过所述外设接口输出到显示屏;
所述加速卡用于对所述目标检测模型和状态识别模型的神经网络进行加速计算。
可选地,所述外设接口包括高清多媒体接口。
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无人机上的图像采集装置,所述无人机与无人机遥控装置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所述智能勘灾装置与无人机遥控装置连接,所述无人机遥控装置通过所述高清多媒体接口连接所述智能勘灾装置。
可选地,所述外设接口还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视频图像阵列接口、柔性扁平线缆接口。
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通过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连接所述智能勘灾装置。
可选地,所述供电模块上设有电源接口,外部电源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转接所述电源接口,为所述智能勘灾装置提供5V直流电压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7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