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修饰的溶瘤病毒诱导CTL细胞方法及其在肿瘤治疗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6975.6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4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亓爱杰;李少波;韦素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赛联合(北京)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39/395;A61K35/76;A61K35/761;A61K35/768;A61K38/20;A61P11/02;A61P11/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因 修饰 病毒 诱导 ctl 细胞 方法 及其 肿瘤 治疗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修饰的溶瘤病毒诱导CTL细胞方法及其在肿瘤治疗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制备表达IL‑24的溶瘤病毒以及特异性针对PD‑1的单克隆抗体。将所述溶瘤病毒与单克隆抗体一起使用可以有效的用于鼻咽癌的治疗。通过组合使用可以发现,所述的溶瘤病毒与单克隆抗体一起使用具有协同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因修饰的溶瘤病毒诱导CTL细胞方法及其在肿瘤治疗的用途。
背景技术
溶瘤病毒是一类天然的或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可以选择性地感染肿瘤细胞, 在其内大量复制并最终裂解肿瘤细胞,同时会大量释放肿瘤抗原,改善肿瘤微环境。
溶瘤病毒通过直接的溶瘤作用和诱导机体的免疫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由于缺乏在正常细胞中复制的必要条件,溶瘤病毒能靶向性地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增殖,最终导致肿瘤细胞裂解和死亡,而对健康细胞无影响。因此,溶瘤病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具有可长效表达抗肿瘤的外源基因的优点。目前常见的溶瘤病毒包括Ad、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simplexvirustype-1,HSV-1)、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virus,VSV)、新城疫病毒(newcastlediseasevirus,NDV)、麻疹病毒(measles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细小病毒(parvoviridae)、呼肠孤病毒(reoviruses)和VV等。
已有研究表明,瘤细胞本身缺乏共刺激分子等多种因素严重影响瘤抗原特异性CTL的诱导产生以及相应的杀伤活性。通过在溶瘤病毒基因组中插入具有表达肿瘤杀伤活性产物的基因,如免疫激活基因、药物前体转化酶基因、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凋亡诱导基因等,溶瘤病毒可以直接充当目的基因的运载工具,使目的基因在肿瘤细胞内随病毒的复制而持续表达,进一步增强溶瘤病毒的杀伤活性。
在溶瘤病毒基因组中插入表达免疫炎性介质的基因,使肿瘤微环境中局部免疫炎性介质异常增高,从而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强溶瘤病毒的抗肿瘤效应。目前已有多种免疫激活基因应用于溶瘤病毒的基因重组,如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IL-2、IL-12、IL-15、IL-18)、干扰素(IFN-α、IFN-β)等。也有研究设计出能同时表达IL-12和IL-18的重组腺病毒RdB/IL-12/IL-18,IL-12通过激活NK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IL-18则能增强NK细胞毒性作用与促进T细胞分化。在小鼠黑素瘤移植动物模型中,经RdB/IL-12/IL-18局部注射后的瘤体内检测到IL-12、IL-18、IFN-γ、GM—CSF浓度明显升高,并且在肿瘤组织切片中,观察到大量NK细胞、CIM和CD8T细胞浸润以及肿瘤组织的广泛坏死,进一步证明了IL-12和IL-18联合作用对于肿瘤细胞的强大的杀伤活性。同样的结果也在小鼠结肠癌动物模型中得到验证,与对照组相比,表达GM-CSF的基因重组麻疹病毒MV—GMCSF能够显著延缓小鼠结肠癌的进展并延长小鼠中位生存期。
近年来,溶瘤病毒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严格来说,上市并获得认可的产品只有一款2015年FDA批准的安进公司的T-vec(Imlygic),用于黑色素瘤患者的局部治疗,是首个获得FDA批准的溶瘤病毒治疗药物。2016年又分别在欧洲和加拿大获批上市。在国内, 2005年CFDA批准了三维生物的安柯瑞(H101)上市,但由于 当时国内临床试验标准不完善、审批政策较为宽松以及产品专利之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 这款产品临床疗效至今还未得到国际认可。此外,国内目前有多家公司正在进行溶瘤病毒的开发,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20年就有多家公司向药监局提交了溶瘤病毒的临床申请。而同时肿瘤免疫疗法逐渐在向联合疗法倾斜,而临床证据表明,溶瘤病毒可以加强肿瘤对免疫调节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等免疫治疗方法的反应率,是联合治疗策略中的理想对象。 使得溶瘤病毒成为肿瘤免疫研究中的热门方向。
但是目前,在国内提供的溶瘤病毒产品特别是修饰的溶瘤病毒产品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的方案也比较少。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赛联合(北京)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诺赛联合(北京)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6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