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5845.0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8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樊江磊;梁柳博;王霄;魏泽新;李莹;吴深;王艳;周向葵;刘建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5/505;C04B35/622;C22C1/02;C22C14/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范小方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纳双 尺度 氧化钇 坩埚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其特征在于:坩埚由微米级氧化钇粉体和纳米级氧化钇粉体制备而成,所述坩埚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由微米级氧化钇制成,内层由纳米级氧化钇构成,且内层纳米级氧化钇与外层微米级氧化钇紧密结合,所述坩埚氧化钇含量不小于99.99%;所述微米级氧化钇粉体粒度3μm-150μm,所述纳米级氧化钇粉体粒度5nm-400nm;
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微米级氧化钇浆料制备
取微米级氧化钇粉体、陶瓷添加剂、去离子水、消泡剂,将上述原材料放入球磨机湿混1-10h,其中,微米级氧化钇固相含量为15%-60%,陶瓷添加剂含量为0.05%-2.0%,消泡剂含量为0.05%-1.0%;
(2)纳米级氧化钇浆料的制备
取纳米级氧化钇粉体、陶瓷添加剂、去离子水、消泡剂,将上述原材料放入球磨机湿混1-10h,其中,纳米级氧化钇固相含量为15%-60%,陶瓷添加剂含量为0.05%-2.0%,消泡剂含量为0.05%-1.0%;
(3)使用质量比5:7的水和石膏做出注浆模型,干燥处理;
(4)将步骤(1)制备的微米级氧化钇浆料倒入注浆模型中,静置30s-2min,然后倒出余浆,得到外层微米级氧化钇坩埚坯 体;
(5)将步骤(2)制备的纳米级氧化钇浆料倒入上步制得的微米级氧化钇坯 体中,静置30s-2min,然后倒出余浆,得到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坯 体;
(6)将步骤(5)得到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坯 体放入干燥箱中20-60℃干燥72-240h;
(7)将步骤(6)干燥后的微/纳双尺氧化钇坩埚坯 体放入马弗炉烧结,烧结温度为1550℃-1850℃,烧结时间为5-20h,得到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微米级氧化钇浆料制备
取微米级氧化钇粉体、陶瓷添加剂、去离子水、消泡剂,将上述原材料放入球磨机湿混1-10h,其中,微米级氧化钇固相含量为15%-60%,陶瓷添加剂含量为0.05%-2.0%,消泡剂含量为0.05%-1.0%;
(2)纳米级氧化钇浆料的制备
取纳米级氧化钇粉体、陶瓷添加剂、去离子水、消泡剂,将上述原材料放入球磨机湿混1-10h,其中,纳米级氧化钇固相含量为15%-60%,陶瓷添加剂含量为0.05%-2.0%,消泡剂含量为0.05%-1.0%;
(3)使用质量比5:7的水和石膏做出注浆模型,干燥处理;
(4)将步骤(1)制备的微米级氧化钇浆料倒入注浆模型中,静置30s-2min,然后倒出余浆,得到外层微米级氧化钇坩埚坯 体;
(5)将步骤(2)制备的纳米级氧化钇浆料倒入上步制得的微米级氧化钇坯 体中,静置30s-2min,然后倒出余浆,得到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坯 体;
(6)将步骤(5)得到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坯 体放入干燥箱中20-60℃干燥72-240h;
(7)将步骤(6)干燥后的微/纳双尺氧化钇坩埚坯 体放入马弗炉烧结,烧结温度为1550℃-1850℃,烧结时间为5-20h,得到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添加剂为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锂、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丙二醇或正丁醇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球磨机湿混时采用氧化锆研磨球,其中原料与研磨球的质量比为1:1.5-1:2.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球磨机湿混时采用不同粒径的研磨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球磨机转速为37-25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8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