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疏水高可靠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5841.2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吕松;黄宝玉;季志超;徐炜琴;杨求平;吴斌;吴丰华;刘俊;陈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4 | 分类号: | C09J7/24;C09J7/30;C09J123/08;C09J129/04;C09J171/02;C09J101/28;C09J4/06;C09J4/02;C09J11/06;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陈丽云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疏水 可靠 封装 胶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高强度疏水高可靠封装胶膜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EVA胶膜层、高强度疏水层、吸水粘结层以及聚烯烃胶膜层;所述EVA胶膜层的上表面和所述聚烯烃胶膜层的下表面有横向和纵向的凹槽,呈井字型花纹面;所述高强度疏水层下表面有多个规则第一圆弧结构;所述吸水粘结层上表面有与所述第一圆弧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圆弧结构。本发明还提供高强度疏水高可靠封装胶膜的制备方法,复合高强度疏水层和吸水粘结层功能膜按照正面与透明EVA胶膜复合,背面与透明聚烯烃膜复合,然后上下表面经过井字压花,收卷。本发明的封装胶膜阻水效果好,抗张强度高,可以有效增加封装组件的机械性能,促进封装组件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疏水高可靠封装胶膜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电池端技术的迅猛发展,双面电池技术发展种类越来越多,同时双面电池的正面电池效率要比普通单面电池要高,因此目前双面电池封装的组件已经基本替代了原来的单面电池组件。但是由于双面电池的结构的特殊性,其背面氧化铝钝化技术导致其对水汽的敏感性更强,其功率衰减的方式也更多,因此如何提高双面电池封装胶膜的水汽阻隔性能,减小水汽对电池片钝化层的影响变得更重要。
此外,随着2021年IEC新标准的制定,双面电池封装组件的PID测试条件增加了光照恢复的要求,从目前研究发现随着光照条件的加入采用EVA胶膜封装也可以达到新IEC标准的对于双面组件的抗PID的要求,但是EVA材料相比较与POE材料,由于其对水汽阻隔能力较差且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容易出现对电池的腐蚀及金属离子的形成导致对电池片P-N结的破坏,从而导致组件功率的大幅下降。
同时,随着建筑用光伏组件的应用越来越大,对组件的轻质要求越来越高,在组件轻质化设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组件的机械载荷性能下降,而通过对胶膜合理的的增强可以有效的增加组件的机械载荷性能。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高强度的低水汽透过的封装胶膜,提升组件载荷性能的同时促进组件的高可靠性及轻量化进程的一种高强度疏水高可靠的封装胶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提供一种高强度疏水高可靠封装胶膜,可以有效提升双面电池组件的可靠性,促进组件轻量化的设计,增加双面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另外还提供了高强度疏水高可靠封装胶膜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疏水高可靠封装胶膜,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EVA胶膜层、高强度疏水层、吸水粘结层以及聚烯烃胶膜层;所述EVA胶膜层的上表面和所述聚烯烃胶膜层的下表面有横向和纵向的凹槽,呈井字型花纹面;所述高强度疏水层下表面有多个规则第一圆弧结构;所述吸水粘结层上表面有与所述第一圆弧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圆弧结构。
优选的,所述EVA胶膜层的厚度在150~300μm;所述高强度疏水层的厚度在120~250μm;所述吸水粘结层的厚度在20~40μm;所述聚烯烃胶膜层的厚度在80~260μm。
优选的,所述高强度疏水层中聚乙烯缩丁醛(共聚PVB)含量在85%~91%,含氟化合物含量8~10%,光稳定剂含量0.05~1.1%,抗氧剂含量0.008~2%,交联剂含量0.3~2%,硅烷偶联剂含量0.1~0.3%。
优选的,所述共聚PVB树脂密度在1.05~1.10%,软化温度在55℃~65℃,其共聚结构如下式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