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菁类改性化合物、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5280.6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阳;王枫;苏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傅立叶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17/48 | 分类号: | C07C317/48;C07D295/145;C08K5/41;C07D295/037;C07D295/023;C07C251/30;C07C249/02;C07C3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张松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空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花 改性 化合物 中间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结构的花菁类改性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花菁类改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开发Vinamidinium盐新的合成路线,并优化其工艺参数,不仅提高了该中间体的收率,而且产品质量也很好,对提高下一步的收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花菁类改性化合物中含有较多的双键和强的供吸电子基团,因此可以将其作为紫外‑蓝光吸收剂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紫外-蓝光吸收剂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共轭体系花菁类改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需求的不断扩大,对大气层的污染日益加重,导致我们暴露在高能紫外-蓝光下的机率变得更大。长时间暴露在紫外-蓝光下,不仅会使人们皮肤会发生病变,还会使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质量变差,尤其是高分子材料。长期暴露在日光中高能光线下,会引起自动氧化反应,导致聚合物降解,使得产品变色、发脆、性能下降,以致失去使用价值。
紫外-蓝光吸收剂是一种光稳定剂,添加在高分子材料中能吸收阳光中高能量紫外-蓝光,并进行能量转换,以热能形式或无害的低辐射将能量释放或消耗的物质,而本身又不发生变化,从而保护高分子材料避免紫外-蓝光的辐射。因此,紫外线吸收剂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材料之一。目前有机紫外-蓝光吸收剂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多品种,成为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合成技术的高科技化和各种新型的紫外-蓝光吸收剂的不断开发,为光稳定化学技术提供了更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结合应用需求,新型的紫外-蓝光吸收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①对紫外-蓝光波段有强吸收(尤其是波长为290-400nm);②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满足众多材料加工的需求并不发生不利反应而降解;③混溶性好,可均匀地分散在材料中;④无色、无毒、无臭;⑤价廉、易得。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报道的具有满足上述要求的紫外线-蓝光吸收剂还不是很多,主要问题为制备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产品吸收效率不高,颜色较深。所以设计合成新型紫外-蓝光吸收剂以及其合成工艺研究仍然被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紫外-蓝光吸收功能的花菁类改性化合物和其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花菁类改性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1所示结构:
式I中R1,R2,R3为下述基团中的一种:
优选的,其结构如式2所示:
一种化合物,为上述的花菁类改性化合物的中间产物4,其结构为
这9种结构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起始原料D与起始原料E以及冰乙酸反应,生成中间体3;
(2)中间体3与四氟硼酸钠进行离子交换,得到中间体;
起始原料D为:起始原料E为中间体3结构为中间体4结构为
优选的,步骤(1)中将冰乙酸和起始原料D混合,加热到80-110℃,加入起始原料E,摩尔比起始原料D:起始原料E:乙酸=1:2~2.5:9~12,回流2-6小时,回流过程中持续蒸出甲醇,回流结束后采用减压蒸馏除去乙酸,直至蒸馏出体积比的70~90%的溶剂,制得中间体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傅立叶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傅立叶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2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WiFi识别的车辆解锁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声音处理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