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血液滤过方式清除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5170.X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6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莫明树;郭文苑;陈国云;陈祥;卢林;毛珩旭;罗阳赋;徐评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江西省乐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B15/20 | 分类号: | G16B15/20;G16B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5101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血液 滤过 方式 清除 体外循环 突触 核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血液滤过方式清除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的方法,属于医学领域。具体公开:获取血液中突触核蛋白二聚体的比例S;根据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或者文献历史数据,获取血液滤过的血流速度和交换膜面积;根据上述确定的血流速度和交换膜面积进行血液滤过,采用线性回归法构建不同突触核蛋白二聚体的比例S与血液滤过透析膜孔径数值D的计算模型;利用上述计算模型设置血液滤过参数,即能预期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清除率。本发明首次发现了血液滤过有助于降低体外循环α‑突触核蛋白水平,因此开发一种基于α‑突触核蛋白二聚体比例构建设置血液滤过参数的计算模型,以为临床医学上缓解α‑突触核蛋白相关毒性症状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新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血液滤过方式清除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α-突触核蛋白清除障碍可导致帕金森病(PD)及多系统萎缩(MSA)等α-突触核蛋白谱氏病发生发展,导致机体免疫失调和神经炎症反应。血液净化术可有效清除血液中毒性物质,如炎症因子、自身抗体和毒性蛋白分子等;例如已报道血浆或腹膜透析术可有效清除机体的Aβ毒性蛋白和炎症因子。PD及MSA等α-突触核蛋白谱氏病与AD存在相似的发病机制,缘于类似Aβ样扩散性质相似的α-突触核致病蛋白清除障碍,导致神经免疫失调和炎症反应。目前尚无有效清除α-突触核蛋白抑制免疫炎症的方法。
血液滤过技术是指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不使用透析液,而是在血管通路中持续补充一定量的置换液,与血液充分混合,再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超滤,以达到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和毒素的目的。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等优点。α-突触核蛋白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会表现出许多种形态,包括舒展态、溶解前球型态、α-螺旋态、β-片层态、二聚体态、寡聚体态、以及不可溶的无定型态和纤维态等。不同形态的α-突触核蛋白具有不同分子量,而二聚体、寡聚体态下α-突触核蛋白的毒性作用尤为显著。上述毒性α-突触核蛋白的分子量刚好在血液滤过适应范围内,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血液滤过方式可有助于清除外周循环毒性α-突触核蛋白,起到改善α-突触核蛋白相关毒性症状的作用。目前血液滤过多根据需滤过物质的分子量设定滤过参数,而α-突触核蛋白具有二聚体的结构,使得每个患者的α-突触核蛋白谱系的分子量分布不同,目前尚无针对蛋白二聚体或多聚体的血液滤过参数设置参考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血液滤过方式清除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一种清除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的计算模型,可以根据突触核蛋白二聚体含量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血液滤过参数,进而能预期清除突触核蛋白的效率,这为临床医学上缓解α-突触核蛋白相关毒性症状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新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血液滤过方式构建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清除率计算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血液中突触核蛋白二聚体的比例S;
根据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或者文献历史数据,获取血液滤过的血流速度和交换膜面积;
根据上述确定的血流速度和交换膜面积进行血液滤过,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不同突触核蛋白二聚体的比例S与血液滤过交换膜孔径数值D的相关性,构建S与D两者间的计算模型;
采用所述突触核蛋白二聚体的比例S和所述计算模型确定的交换膜孔径进行血液滤过,即能预期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清除率。
优选的是,所述计算模型的公式为:
D=5.44S+1.7376,R2=0.7671;
其中,D为交换膜孔径,S为突触核蛋白二聚体比例,R2为相关系数。
优选的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方法、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酶联免疫斑点检测以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测定方法获取血液中突触核蛋白二聚体的比例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江西省乐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江西省乐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