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血液滤过方式清除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5170.X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6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莫明树;郭文苑;陈国云;陈祥;卢林;毛珩旭;罗阳赋;徐评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江西省乐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B15/20 | 分类号: | G16B15/20;G16B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5101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血液 滤过 方式 清除 体外循环 突触 核蛋白 方法 | ||
1.一种基于血液滤过方式构建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清除率计算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血液中突触核蛋白二聚体的比例S;
根据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或者文献历史数据,获取血液滤过的血流速度和交换膜面积;
根据上述确定的血流速度和交换膜面积进行血液滤过,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不同突触核蛋白二聚体的比例S与血液滤过透析膜孔径数值D的相关性,构建S与D两者间的计算模型;
采用所述突触核蛋白二聚体的比例S和所述计算模型确定的透析膜孔径进行血液滤过,即能预期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清除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型的公式为:
D=5.44S+1.7376,R2=0.7671;
其中,D为透析膜孔径,S为突触核蛋白二聚体比例,R2为相关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方法、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酶联免疫斑点检测以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测定方法获取血液中突触核蛋白二聚体的比例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清除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中的应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α-突触核蛋白谱氏病中突触核蛋白的清除。
6.一种基于血液滤过方式清除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血液中突触核蛋白二聚体的比例S;
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计算模型,获取血液滤过所需的交换膜孔径D;
根据所述交换膜孔径选择透析膜进行血液滤过,之后再检测血液中突触核蛋白水平,以评估体外循环突触核蛋白的清除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江西省乐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江西省乐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1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