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4964.4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3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耀鹏;裴恩;郭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申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10;C04B14/22;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组分:
粗骨料 350~500份;
砂 200~280份;
水泥 450~520份;
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60~120份;
减水剂 0.6~2.5份;
发泡剂 1~4份;
水 150~200份;
其中,所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通过质量之比为(40~50)∶(6~15)∶(25~30)∶(20~25)的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顺丁烯二酸类单体、脂肪族烯烃腈类单体和脂肪族烯烃羧酸类单体组成,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得到,具体如下:
对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通过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随后分散于溶剂Ⅰ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得到混合体系Ⅰ;随后将单体加入到混合体系Ⅰ中,并加入引发剂并进一步进行聚合,随后分离并得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所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P1、将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经碱处理后,在硅烷偶联剂作用下进行改性;
P2、将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分散于溶剂Ⅰ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Ⅰ,得到混合体系Ⅰ;
P3、将脂肪族丙烯腈类单体加入到混合体系Ⅰ中,并加入引发剂,反应30~60min,得到混合体系Ⅱ;
P4、将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顺丁烯二酸类单体、脂肪族烯烃羧酸单体加入混合体系Ⅱ中,继续反应120~300min,得到混合体系Ⅲ;
P5、对混合体系Ⅲ进行分离,得到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
其中,在步骤P3中,脂肪族丙烯腈类单体的加入的物质的量与空心玻璃微珠的质量比为(5~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乙烯基芳香单体选用对酰基苯乙烯、对酰氧基苯乙烯或烷氧基苯乙烯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顺丁烯二酸类单体为N取代顺丁烯二酰亚胺,N原子上的取代基为烷基或脂肪族羧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Ⅰ为水和正丁醇以1∶(0.2~0.5)的体积比混合形成的混合溶剂,所述表面活性剂Ⅰ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为60~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为机制砂,所述机制砂的级配如下:
细度模数大于3.7的比重小于0.1%;
细度模数3.1~3.7的比重为1~5%;
细度模数2.3~3.0的比重为20~40%;
细度模数1.6~2.2的比重为50~75%;
细度模数0.7~1.5的比重小于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轻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中还含有质量份为6~20份的增强纤维,所述增强纤维为聚丙烯短纤和/或玻璃纤维。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轻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发泡剂和水混合并进行搅拌发泡,得到混合体系Ⅰ;
S2、将减水剂和疏水有机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体系加入到混合体系Ⅰ中,继续保持搅拌,得到混合体系Ⅱ;
S3、将粗骨料、砂和增强纤维加入到混合体系Ⅱ中,并向体系中加入水泥,得到混合体系Ⅲ,搅拌均匀,并出料,得到目标轻质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申华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申华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9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