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图缩放的全景图像空洞填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4555.4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媛媛;朱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G06T11/40;G06T3/40;H04N13/122;H04N13/139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安琪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图 缩放 全景 图像 空洞 填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图缩放的全景图像空洞填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经过虚拟视图合成得到有空洞的ERP格式的虚拟视点处的全景纹理图;(2)ERP格式的全景纹理图的像素随纬度增大而拉伸变形程度增大,对行像素采取权重进行下采样缩放,形成较真实的近似椭圆形的平面纹理图;(3)改进Criminisi填充算法对缩放后的纹理图上面的空洞进行填充;(4)对空洞填充后的缩放图扩展反变换到原ERP格式纹理图;(5)将ERP格式纹理图反投影到球面。本发明从三种情况下匹配最佳匹配块对空洞块区域进行填充,在完成空洞填充后,有效提升合成虚拟全景视图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景图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视图缩放的全景图像空洞填充方法。
背景技术
全景图像允许观众切换视角,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目前,全景图像已广泛应用在影视、教育、工业仿真、医学研究等众多领域。由于球面全景图像与传统图像编解码方式的不兼容,全景图像和传统图像具有相同清晰度的情况下,其像素总量往往是普通图像的3-4倍,因此对传输的带宽消耗巨大。业界主流的解决思路是利用映射关系,将球形图像投影到平面上,对得到的平面图像进行压缩。众多映射格式里,ERP(Equirectangular Projection)格式由于映射关系简单被广泛应用到了目前的全景图像应用中。
由于拍摄条件和网络传输带宽限制,通常情况下无法获得任意视点位置上的全景图像内容,可以利用有限视点的全景图像信息来获得任意视点下的图像内容。基于深度图像的虚拟视点合成技术(DIBR)是预测虚拟视点图像内容的一种最重要的技术。利用3D-warping投影、视图融合、插值等技术可直接快速生成较为真实的虚拟视点处的图像。可以利用ERP格式的全景视图通过DIBR合成不同视角的虚拟视图,最终将虚拟视图反映射到球面上得到球形的虚拟全景视图。
然而,由于场景中物体的遮挡暴露、深度图质量不高、映射时的舍入误差等问题会造成合成的虚拟视图上出现空洞。空洞问题严重影响了合成视图的质量,给用户带来很差的沉浸感和体验感。传统的图像空洞填充算法例如Criminisi算法针对的是普通平面图像,而对于全景图像,由于其映射方式不同于平面图像,已有的空洞填充算法无法直接应用于全景图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全景图像的填充空洞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图缩放的全景图像空洞填充方法,从三种情况下匹配最佳匹配块对空洞块区域进行填充,在完成空洞填充后,有效提升合成虚拟全景视图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图缩放的全景图像空洞填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经过虚拟视图合成得到有空洞的ERP格式的虚拟视点处的全景纹理图;
(2)ERP格式的全景纹理图的像素随纬度增大而拉伸变形程度增大,对行像素采取权重进行下采样缩放,形成较真实的近似椭圆形的平面纹理图;
(3)改进Criminisi填充算法对缩放后的纹理图上面的空洞进行填充;
(4)对空洞填充后的缩放图扩展反变换到原ERP格式纹理图;
(5)将ERP格式纹理图反投影到球面。
优选的,步骤(2)中,对行像素采取权重进行下采样缩放,形成较真实的近似椭圆形的平面纹理图具体为:从赤道向两极的纬度上对应于ERP视图的行向两边的行像素上赋予越来越大的缩放权重w,w为与行相关的如下计算式:
其中,H为ERP视图的高,i为行数,视图的左上角为原点。
优选的,步骤(3)中,改进Criminisi填充算法对缩放后的纹理图上面的空洞进行填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45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