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芯叠片生产线及叠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3820.7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佳兴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芯叠片 生产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叠片生产线及叠片方法,叠片台于叠片台左工位和叠片台右工位之间往复移动,包括左二次对位组件设置在叠片台移动方向的延长线上;右二次对位组件沿叠片台移动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右料盒组件设置在右二次对位组件的一侧,与右二次对位组件同轴线设置;旋转搬运升降组件设置于右二次对位组件和叠片台右工位之间,用于搬运右二次对位组件的极片到叠片台右工位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芯叠片生产线及叠片方法,右二次对位组件上的极片通过旋转搬运升降组件搬运到叠片台上,使右侧极片搬运效率更快,极大程度缩短叠片搬运时间,从而提升生产线的产量。左二次对位组件和右二次对位组件分开布置后,更加方便维修和换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芯叠片生产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叠片生产线及叠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迅速发展,汽车行业对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汽车动力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叠片机将正负极片间隔叠置形成电池电芯。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电芯叠片机中,首先利用吸盘从料盒中吸取正极片或负极片,并搬动至相应的定位台,需要叠置该极片时再次利用吸盘从定位台吸取该极片,并搬动至叠片台完成叠片。
目前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的过程均采用叠片机生产线进行生产,通过叠片机把电池极片不断搬运到对应工位上进行堆叠,最后进行封胶处理,完成动力电池的模块制作。随着汽车动力电池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结构也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刀片电池的极片规格在宽度100mm左右,长度500mm以上,传统的叠片机生产线上正负极片的搬运行程过长,由于生产线采用自动化流水线,机械手搬运叠片的时间是固定的,叠片的搬运效率也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极片搬运行程过长,降低搬运效率,影响动力电池产量”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一种电芯叠片生产线及叠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电芯叠片综合效率,缩短叠片的搬运时间,提升生产线的产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芯叠片生产线,包括叠片台组件,所述叠片台组件设置有叠片台左工位和叠片台右工位,所述叠片台组件包括叠片台,所述叠片台于所述叠片台左工位和所述叠片台右工位之间往复移动,包括左二次对位组件,所述左二次对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叠片台左工位的一侧,所述左二次对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叠片台移动方向的延长线上;左料盒组件,所述左料盒组件设置于所述左二次对位组件的一侧,所述左料盒组件设置在所述叠片台移动方向的延长线上;右二次对位组件,所述右二次对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叠片台右工位的一侧,所述右二次对位组件沿所述叠片台移动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右料盒组件,所述右料盒组件设置在所述右二次对位组件的一侧,所述右料盒组件与所述右二次对位组件同轴线设置;旋转搬运升降组件,所述旋转搬运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右二次对位组件和所述叠片台右工位之间,用于搬运所述右二次对位组件的极片到所述叠片台右工位处;所述叠片台右工位的一侧设置一电芯下料机构,所述电芯下料机构用于移动所述叠片台右工位上叠片后的电芯,所述电芯下料机构的一侧设置一贴胶组件;
一左工位机械手设置于所述左二次对位组件一侧,所述左工位机械手用于移动所述左料盒组件内的极片依次到所述左二次对位组件和所述叠片台左工位上;一右工位机械手设置于所述右二次对位组件前,所述右工位机械手用于移动所述右料盒组件内的极片依次到所述右二次对位组件和所述叠片台右工位上;
所述左二次对位组件和所述左料盒组件的工作台长边垂直于所述叠片台移动方向的延长线;所述右二次对位组件和所述右料盒组件的工作台长边平行于所述叠片台移动方向的延长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叠片方法,包括上述的电芯叠片生产线;所述左工位机械手从所述左料盒组件中搬运一片或两片以上的极片到所述左二次对位组件上;所述左二次对位组件对所述极片进行对位操作;所述左工位机械手待所述左二次对位组件完成对位操作后,搬运所述极片到所述叠片台组件的所述叠片台左工位的所述叠片台上;所述左工位机械手复位到所述左料盒组件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佳兴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佳兴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3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