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导轮及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0785.3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1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冉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特帕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0 | 分类号: | B66F7/00;B66F7/28;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导轮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导轮及安装结构,该升降导轮包括底座,行走轮和平衡轮,底座为矩形板,并在底座上设有若干固定孔,便于升降导轮固定在升降平台竖梁的上下两端,底座与立柱正对的一边为工作边;行走轮通过第一支架可转动设置在底座上表面,行走轮竖直设置且与底座工作边垂直,行走轮圆周面部分露出第一支架并部分悬空在底座工作边外侧,便于行走轮圆周面与立柱抵接;平衡轮竖直设置在底座工作边外侧并与底座工作边平行,并通过第二支架可转动设置在底座上,平衡轮圆周面部分露出第二支架,便于平衡轮圆周面与立柱抵接。该升降导轮适用于所有升降平台的安装,特别适用于设有两根立柱的升降平台,且能有效消除安装误差以及立柱的铅垂度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车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导轮及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均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停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除了常规的地面停车库外,立体式的智能车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立体式智能车库具有若干层专用于停车的停车位,位于地面的车辆通过设置在升降井内的升降平台输送至指定停车位。具体地,地面的车辆通过背车机器人转移到预先停放在升降平台轨道上的横移台车上,然后升降平台在升降机驱动下上升至某一平层,升降平台上的轨道与平层内的巷道轨道完成对接,横移台车移动从而将车辆转移到指定停车位上,完成一次转移后,背车机器人返回至横移台车上,而横移台车再返回升降平台,用于转移下一辆待停车辆。所以升降平台在转移车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升降平台的结构稳定性很重要。
一般的,在智能车库地面上竖直设置有四根立柱作为升降轨道,在升降平台四个顶点处分别设置的四根竖梁,通过每根竖梁上下两端设置的升降导轮,使得升降平台在升降电机的驱动下能在四根立柱上升降,而四根立柱的升降平台占地空间较大,特别在平面移动类机械式车库这一类别上,横移台车要横向水平移动,四根要完全避开横移台车轨道并且需要预留足够的安全空间,就会导致整个升降机占地空间大。基于此,申请人通过设置两根立柱作为升降轨道,但是这样对安装精度要求比较高,而立柱表面不可能是平整的,若干采用现有升降导轮,安装误差比较大也无法消除立柱的铅垂度误差,使得安装精度比较低,所以需另外设计升降导轮,以消除安装误差和立柱的铅垂度误差,提高安装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导轮及安装结构,该升降导轮适用于所有升降平台的安装,特别适用于设有两根立柱的升降平台,且能有效消除安装误差以及立柱的铅垂度误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升降导轮,包括底座,行走轮和平衡轮,所述底座为矩形板,并在底座上设有若干固定孔,便于升降导轮固定在升降平台竖梁的上下两端,底座与立柱正对的一边为工作边;所述行走轮通过第一支架可转动设置在底座上表面,所述行走轮竖直设置且与底座工作边垂直,行走轮圆周面部分露出第一支架并部分悬空在底座工作边外侧,便于行走轮圆周面与立柱抵接;所述平衡轮竖直设置在底座工作边外侧并与底座工作边平行,并通过第二支架可转动设置在底座上,平衡轮圆周面部分露出第二支架,便于平衡轮圆周面与立柱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块第一竖板,两块第一竖板竖直间隔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且均与底座工作边垂直,两块第一竖板上端水平设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两相对边分别与两块第一竖板对应固定连接;行走轮设置在两第一竖板之间,两块第一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销轴依次穿过其中一第一竖板上的第一通孔、行走轮轴心和另一第一竖板上的第一通孔,从而使得行走轮可绕第一销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轮有两个,两个平衡轮上下间隔设置;并且行走轮到两个平衡轮之间的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特帕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因特帕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07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