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0773.0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7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朱盛祖;王欢;吕品高;蔺帅;张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秦卫中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功能区以及环绕功能区的边框区,边框区包括至少一个搭接区。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基板和显示基板。触控基板包括位于搭接区的多个第一端子。显示基板与触控基板对合设置且包括位于搭接区的多个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一一对应搭接,且第二端子呈线性排布。上述方案可以缓解或者消除因显示基板和触控基板对合时受力不均导致的部分搭接的端子接触不良等问题,从而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良率和使用中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触控显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用户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等需求越来越高。触控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的面板包括触控基板和显示基板,触控基板的信号线需要转接到显示基板上以对所有触控基板和显示基板的所有信号线进行汇总集成。
当前的面板限于自身的结构,在对合触控基板和显示基板时,信号线的转接处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导致面板的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基板和触控基板的搭接处,将用于搭接的端子(下述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设置为呈线性排布,缓解或者消除因显示基板和触控基板对合时受力不均导致的搭接的部分端子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从而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良率和使用中的可靠性。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功能区以及环绕功能区的边框区,边框区包括至少一个搭接区。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基板和显示基板。触控基板包括位于搭接区的多个第一端子。显示基板与触控基板对合设置且包括位于搭接区的多个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一一对应搭接,且第二端子呈线性排布。
在上述方案中,因第二端子呈线性排布,在与第二端子的排布轨迹相交的任意方向上,每个第二端子(或者由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构成的搭接结构)都没有相邻的其它第二端子(或者搭接结构),从而降低搭接结构引起的触控基板或者显示面板翘曲对其它搭接结构的风险。
在公开上述方案中,即便搭接结构造成了触控基板或者显示面板翘曲,其它相邻的搭接结构也不会在该翘曲形变的延伸方向上,从而不会存在因翘曲导致搭接不良的情况。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边框区还包括环绕功能区的封框区,搭接区位于封框区和功能区之间,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封框胶。封框胶位于封框区且环绕功能区,并用于贴合触控基板和显示基板。在与触控基板所在面垂直的方向上,封框胶的厚度小于彼此搭接的两个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厚度之和。封框区和功能区之间的间隙的延伸轨迹环绕功能区,在每个搭接区中,第二端子沿着延伸轨迹排布。例如,在每个搭接区中,第二端子沿着功能区的外围边缘呈线性排布;或者,第二端子的排布轨迹的各个位置的法线由封框区延伸至功能区,例如,进一步地,第二端子的排布轨迹的任一位置的法线在封框区的内边缘、排布轨迹以及功能区的外边缘处的交点的切线彼此平行。
在对合触控基板和显示基板时,边框区施加的压力分布通常是环绕功能区的。在上述方案中,即便搭接结构造成了触控基板或者显示面板翘曲,该翘曲形变也不会沿着环绕功能区的方向延伸。例如,即便搭接结构造成了触控基板或者显示面板翘曲,其它相邻的搭接结构也不会在该翘曲形变的延伸方向上,从而不会存在因翘曲导致搭接不良的情况。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搭接区至封框区的距离小于搭接区至功能区的距离。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使得搭接结构更加靠近封框区,在压合触控基板和显示基板时,可以缓解因翘曲而对功能区的元件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本公开第一方面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在每个搭接区中,第二端子至封框区的距离相同;和/或,在每个搭接区中,第二端子至功能区的距离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0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