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态盐合成铌酸钠钾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0476.6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彭锐超;刘纪根;任斐鹏;程冬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33/00 | 分类号: | C01G33/00;B82Y40/00;C04B35/495;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合成 铌酸钠钾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盐合成铌酸钠钾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硝酸钠和硝酸钾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作为混合盐,将所述混合盐加热至形成液态盐溶液;(2)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铌粉末,并持续搅拌,反应5‑10分钟后,将上述反应物自然冷却至室温;(3)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置于恒温烘箱中50~80℃干燥10~24小时,即得铌酸钠钾纳米管粉末。本发明不仅提供了液态的反应环境,能够使反应快速进行,同时还提供了钠离子和钾离子,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极短的时间内合成具有均一纳米管形貌的铌酸钠钾,其直径在10~20nm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液态盐合成铌酸钠钾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铌酸钠钾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低的介电常数,广泛应用于无铅压电陶瓷材料,此外,由于铌酸钠钾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插层,因此,能够应用于电化学储能电极材料。不管是在压电陶瓷还是在储能器件中的应用,铌酸钠钾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离子含量等后会极大的影响其性能。因此,对铌酸钠钾的形貌结构的调控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合成铌酸钠钾的方法主要为固相合成法或溶胶凝胶法,其中,对于固相合成法,其制备工艺中往往存在预烧和高温烧结,因此,容易造成铌酸钠钾中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挥发,从而影响其实际的组成;而溶胶凝胶法常采用昂贵的醇盐作为原料,成本较高;同时,不管是固相合成法还是溶胶凝胶法,其制备得到的铌酸钠钾通常为不规则的颗粒状,而无法实现特殊形貌的制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盐合成铌酸钠钾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液态盐合成铌酸钠钾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硝酸钠和硝酸钾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作为混合盐,将所述混合盐加热至形成液态盐溶液;
(2)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铌粉末,并持续搅拌,反应5-10分钟后,将上述反应物自然冷却至室温;
(3)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置于恒温烘箱中50~80℃干燥10~24小时,即得铌酸钠钾纳米管粉末。
进一步的,步骤(1)中混合盐加热的温度为300~350℃。
进一步的,混合盐中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摩尔比为1:3~5。
进一步的,步骤(2)中氯化铌与混合盐的质量比为2~5:300~500。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得铌酸钠钾纳米管粉末的直径为10~20nm。
一种如上述方法制备的液态盐合成铌酸钠钾纳米管。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硝酸钠和硝酸钾作为混合盐,将其加热为液态时,一方面能够作为液态反应介质,有利于离子传输,从而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铌酸钠钾的合成,相比于固相合成法,该方法合成温度低,合成时间短,得到的产物更均匀,能够有效抑制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挥发,相比于溶胶凝胶法,其制备工艺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2、硝酸钠和硝酸钾作为混合盐不仅提供了液态的反应环境,能够使反应快速进行,同时还提供了钠离子和钾离子(非水合钠离子或水合钾离子),此外,通过调整硝酸钠和硝酸钾混合盐中的比例能够形成具有不同熔点的混合物,因此,合成的温度能够根据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比例进行调控;
3、本发明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极短的时间内合成具有均一纳米管形貌的铌酸钠钾,其直径在10~20nm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得到的铌酸钠钾纳米管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0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