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伤情卡的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9724.X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6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冯聪;陈力;杨博;黄赛;陈骅;王莉荔;崔翔;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涂华明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伤情 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伤情卡的通信系统,其包括:近距离采集通信终端,远程终端服务器和RFID伤情卡,所述近距离采集终端通信终端与多个RFID伤情卡执行通信连接,执行RFID卡伤情卡中数据的采集,并与远程终端服务器通信;通过近距离采集通信终端群组标识信息的设置和安全配置校验,实现了对于伤情卡信息的采集和分类,加快了伤员患者的转送效率,同时保障了隐私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尤其涉及RFID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具体涉及应用RFID伤情卡的临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可重复使用,无需可见光源,穿透性好,无线即时远距离读取方式,识别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并且,RFID标签实现了防碰撞技术,可同时读取多个目标,读取速度快。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RFID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新兴高科技技术产业群和新的增长点。
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两部分组成,其他还包含中间件或应用软件等部分。读写器根据硬件的结构和相应的软件技术,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操作,实现对电子标签的处理与控制。电子标签则是RPID系统中数据的载体,平时最常用到的电子标签是被动式标签,其内置射频天线。
对于医院系统而言,RFID系统开始应用于挂号门诊等系统中,也应用于病人识别的过程中。对于大型团体和企业公司而言,尤其是地震等大型灾难救援的救治过程中,如何实现依托RFID系统执行伤情数据的分类和信息的采集,准确执行伤情的分类处置和保障在分类处置中的信息安全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系统的伤情卡采集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系统包括:近距离采集通信终端,远程终端服务器和RFID伤情卡,所述近距离采集终端通信终端与多个RFID伤情卡执行通信连接,执行RFID卡伤情卡中数据的采集,并与远程终端服务器通信;
其中所述RFID伤情卡中,自定义的预留空间中设置有RFID伤情卡群组标识信息,用以区RFID伤情卡的分类信息,所述群组ID分类信息根据伤情写入时所提取的关键词信息设置而成;
RFID伤情卡中的每个扇区划分为数据区域信息和密码区域信息,上述密码区域信息和数据区域信息对应存储在不同扇区;所述在每个扇区中设置密码块和数据块,其中对于同一扇区的不同数据块执行读写操作时,仅执行一次验证操作;
所述近距离采集通信终端包括加密处理单元和基带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加密处理单元对伤情隐私信息,做加密处理以保障用户的隐私,将获取的伤情隐私信息的加密信息、RFID伤情卡标识信息、数据信息封装类型的信息都映射到报头对应比特位,并将该报头发送到基带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基带处理单元将报头与加密后的待发送随访数据信息一起编码发送到远程终端服务器中。
优选的,所述近距离通信采集终端与RFID伤情卡执行数据通信操作,所述伤情信息以文本信息流的方式执行数据的读写存储,文本信息的写入RFID伤情卡数据的写入是按块进行的,在数据信息区域建立了一个16B大小的写入缓冲区,伤情信息以文本信息按顺序写入RFID伤情卡时,先把文本字符填充至写入缓冲区,当写入缓冲区填满时,就把16B的数据写入伤情卡的数据块。
优选的,RFID伤情卡密码区存储密码信息,所述密码区的读写操作的验证判定工作,由近距离采集通信终端在采集到密码区域的验证信息时,发送到远程终端服务器中通过远程终端服务器中的,根据访问时的时间戳和近距离采集通信终端的MAC地址信息判定,所述近距离采集通信终端是否由权限执行对RFID伤情卡的数据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9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