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零件旋转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8570.2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2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侠;陈明伟;黄秋燕;邓定发;李华侠;李建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德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 |
地址: | 52409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零件 旋转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高精度零件旋转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的加工装置包括第一加工夹具、第二加工夹具;
其中所述第一加工夹具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夹具基板,在所述第一夹具基板上设有避位通孔,沿所述避位通孔边缘设有若干个定位销、支撑缸组件、夹紧缸组件和引导块,所述夹紧缸组件的位置与定位销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所述第二加工夹具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夹具基板和数控转台,所述数控转台为两个并设于底板,所述第二夹具基板设于两个数控转台之间,且所述第二夹具基板的两端分别与数控转台的驱动端连接,数控转台能作用第二夹具基板180度旋转,在所述第二夹具基板上设有避位通孔,沿所述避位通孔边缘设有若干个定位销、支撑缸组件、夹紧缸组件和引导块,所述夹紧缸组件的位置与定位销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加工夹具用于固定加工件并使其反面朝上,所述第二加工夹具用于固定加工件并使其正面朝上;
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加工夹具、第二加工夹具放置在立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并将第一加工夹具、第二加工夹具的支撑缸组件、夹紧缸组件与立式加工中心的液压系统连接;S2、将加工件放置在第一加工夹具的避位通孔位置处,通过引导块和定位销进行定位,然后通过支撑缸组件、夹紧缸组件进行夹紧;S3、立式加工中心对加工件的反面部位进行加工,不包括有位置度要求的孔位;S4、将加工件放置在第二加工夹具的避位通孔位置处,通过引导块和定位销进行定位,然后通过支撑缸组件、夹紧缸组件进行夹紧;S5、通过机床测头测量并记录第二加工夹具的正面的贯通孔坐标,再通过立式加工中心对加工件的正面部位进行加工;S6、数控转台控制第二夹具基板转动,使加工件的反面部位朝上,通过机床测头测量并记录第二加工夹具的反面的对应的贯通孔坐标,判断是否在设定的位置公差范围内:若在设定的位置公差范围外,立式加工中心报警并停止工作;若在设定的位置公差范围内,通过贯通孔正、反两个方向坐标位置对比,程序补偿设备热变形而引起的加工坐标位置变化,重新建立加工坐标系;再通过立式加工中心对加工件的反面部位进行加工;立式加工中心使用机床测头测量的贯通孔位的坐标,根据贯通孔位的坐标位置,补偿工件从第一加工夹具到第二加工夹具的二次装夹而产生的定位误差,修正加工坐标系,保证工件在第一加工夹具中的反面加工坐标系与第二加工夹具的正面加工坐标系一致;上述对贯通孔的测量频次为:
1、连续加工N件工件,每次加工完停下,用千分表分别打夹具正面、反面同一个贯通孔的位置,记录孔位置变化值,记录多次变化值后,直至变化值超过±0.03,确定设备热变形时间;
2、机床测头间隔的次数=设备热变形时间÷单个工件节拍;S7、对加工面去毛刺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零件旋转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采用浮动圆锥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零件旋转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缸组件包括支撑缸缸体,在所述支撑缸缸体的驱动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支撑杆的运动方向朝向避位通孔,所述夹紧缸组件包括夹紧缸缸体,在夹紧缸缸体上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铰接有夹紧杆,所述夹紧杆的一端与夹紧缸缸体的驱动端连接,所述夹紧杆的另一端位于定位销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零件旋转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加工件放置在第一加工夹具之前,检查加工件的定位面、夹紧表面毛刺是否清理干净,检查毛坯件是否有裂纹、欠铸缺陷,检查加工件平面度是否在0.03以内,如超差,需校正,同时将支撑缸组件、夹紧缸组件的油压调整为4-4.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零件旋转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立式加工中心调用端面铣刀,对加工件的反面端面及需要加工孔的端面进行粗、精铣加工;再调用钻头、镗刀、铰刀、挤压丝锥、铣刀进行孔的加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零件旋转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有位置度要求的孔位的位置度为0.06,在步骤S6中,所述贯通孔的位置公差为±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德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德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5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零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育发生发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