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交酯的精制方法及所得乙交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8559.6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4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钱振超;王睿;龚润东;肖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319/12 | 分类号: | C07D3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鲜莹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交酯 精制 方法 所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乙交酯的精制方法及所得乙交酯。所述精制方法包括将催化剂加入到粗乙交酯中,在第一温度下进行搅拌,然后降温至第二温度进行分离得到精乙交酯。本发明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乙交酯,不需要使用溶剂,设备成本低,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乙交酯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交酯的精制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乙交酯的精制方法及所得乙交酯。
背景技术
聚乙醇酸(PGA)具有简单规整的线性分子结构,为一种线性脂肪族聚酯。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以最终降解得到二氧化碳和水,降解产物对人体无毒、可被人体组织吸收代谢,且气体阻隔性能与机械强度优异,在手术缝合线、骨骼固定与修复、人工组织、药物控制释放体系、人造血管、组织工程等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聚乙醇酸的制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乙醇酸直接脱水缩聚获得,此种方法所得聚乙醇酸的分子量不高,难以用于加工;另一种方法是将乙醇酸缩聚聚合物加热分解得到环状乙交酯,利用乙交酯开环聚合可以获得分子量为几万至几十万的聚乙醇酸,可以满足制备加工需求。
乙交酯(Glycolid)是一类环状酯化合物,外观为白色粉末状固体,晶体呈片状,熔点82~84℃。乙交酯是一种可用于制备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的重要化合物。
乙交酯是通过乙醇酸低聚物解聚生成得到,但是解聚生成的乙交酯为粗产物,其中含有游离水、乙醇酸、乙醇酸低聚物等杂质。杂质中的水能使乙交酯水解成羟基乙酸,也能使聚乙交酯发生水解断链,杂质中的羟基乙酸和羟基乙酸低聚物含有羧基,能使聚乙交酯发生酸解而降解,因此这些含有活泼氢的杂质会对开环聚合产生很大影响,使得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下降,无法满足应用的要求,因此粗乙交酯需要经过提纯来除去杂质。
为获得高纯度的乙交酯,精制工艺显得尤为关键。现有技术通过对乙交酯进行精制来提高其纯度,如熔融结晶、蒸馏、重结晶等。其中使用较多的为重结晶的方法,较为常见方法的是使用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对粗乙交酯进行反复重结晶。
中国专利CN1432006A公开另一种环酯的精制方法。所述精制环酯的方法,为环酯结晶的精制方法,由设置在纵向延伸的筒型精制塔下部的原料结晶加料口处将作为原料结晶的粗环酯加入,用设置在精制塔内的搅拌装置边搅拌边使原料上升,通过精制塔内精制结晶组分的下降融熔液体和上升原料结晶的对流接触,使原料结晶精制,从设置在上述精制塔上部的出料口取出精制后的结晶制品。该精制方法将环酯结晶和结晶融熔液对流接触,在清洗附着在结晶表面上的母液及杂质的同时,将混入结晶内部的母液及杂质通过发汗作用除去。
中国专利CN101616907A公开了一种环状酯的精制方法。所述环状酯的精制方法包括,将通过在解聚溶剂存在下的羟基羧酸低聚物的加热解聚反应生成的环状酯和解聚溶剂的共馏出液,和与解聚溶剂具有相容性且比环状酯沸点低的洗涤用有机溶剂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液-液分离为含有解聚溶剂的有机溶剂相和含有该有机溶剂的环状酯相,其后通过自含有该有机溶剂的环状酯相蒸发该有机溶剂,回收解聚溶剂减少了的环状酯。由此,自通过解聚溶剂共存下的羟基羧酸低聚物的加热解聚生成的含有解聚溶剂和环状酯的解聚体系的共馏出液,以高的热效率、精制效率且操作性回收精制环状酯。
中国专利CN107868074A公开了一种乙交酯的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解聚反应得到的乙交酯粗产物溶解于溶剂I中,过滤除去不溶物质;2)将收集到的滤液加热蒸馏除去溶剂I,得到固相的粗乙交酯;3)将步骤2)中得到的粗乙交酯用溶剂II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固液混合物过滤收集滤饼,重复该操作至少3次后将滤饼真空干燥,得到精制的乙交酯产物;其中,所述溶剂I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丙酮、乙酸乙酯、1,4-二氧六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II为醇类、醚类、酯类、酮类中的至少一种。通过采用两种不同溶剂提纯粗乙交酯,较好的将乙交酯粗产物中较大分子量的杂质予以分离,具有操作简便、提纯效率高的优点。
以上专利分别利用了乙交酯与杂质的结晶温度、沸点、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度等不同以进行分离提纯,但存在耗费溶剂,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