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振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8276.1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7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潘锦松;刘建宏;张家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3/00 | 分类号: | G01H13/00;G01M7/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振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共振检测系统。共振检测系统应用于检测一周边界面装置,包括一振动模拟机构,具有可收容该周边界面装置的一机构本体,且该振动模拟机构可产生一振动波并传送至该周边界面装置,以使该周边界面装置根据该振动波而产生一振动音频信号,并予以收集后输出;以及一振动音频分析装置,电连接于该振动模拟机构,该振动音频分析装置用以输入该振动音频信号,并辨析其中是否具有异常共振现象;其中,该振动模拟机构还具有一贴片式音频收集器,电连接于该振动音频分析装置,且该贴片式音频收集器贴附于包括有该周边界面装置的该机构本体,并用以收集该振动音频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振检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检测一周边界面装置是否具有异常共振现象的共振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各式消费性电子信息或通信产品,越来越走向轻薄化,且多具备有各种影音功能,以满足人们的消费与娱乐需求。
但在各式轻薄化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装置内部中的众多机构件,常会因为设计配置或彼此运作时所产生的交错干扰,形成了许多不明原因的噪声,进而导致生产品质出现问题。而这其中,又以因有源元件的振动导致无源元件产生不明共振音频的异常现象,被视为一种极需要优先改善与解决的技术议题。
以笔记本电脑而言,其发展趋势也是越来越走向轻薄化,因此其中的各种内部元件的配置方式也越来越接近彼此或是相互抵靠,举例而言,一般笔记本电脑几乎都会配置一周边界面装置:按键机械结构,以供使用者可进行按键输入;另外,笔记本电脑也通常会内建一音效装置,以进行声音播放,其中,音效装置是一种包括有多个喇叭单体的有源元件,其用以驱使多个喇叭单体以振动方式将各式正常的音效信号(例如,音乐)转换成一振动波,进以产生出人耳可以听见的声音。
进一步而论,由于受到内部空间的局限,前述音效装置的设置位置,往往会接近前述按键机械结构,也因此,多个喇叭单体所产生的该振动波(例如,某一首乐曲的某段乐曲所产生的某种频率的振动波),便会对于属于无源元件的按键机械结构中的各式机械结构(例如,位于按键下方的剪刀脚结构)产生了直接的振动影响,如此,对于一些组装或设计品质有异常状况的电子产品而言,其便很容易产生出不明原因的高频率共振音频,人耳也往往能轻易地察觉到此一异常现象。
因此,如何在各式轻薄化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及时地检测出上述不明原因的高频率共振音频后而能加以顺利排除,即成为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课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检测一周边界面装置是否根据振动波而产生具有异常共振现象的共振检测系统。
本发明为一种共振检测系统,应用于检测一周边界面装置,包括:一机构本体,用以收容该周边界面装置;一振动产生器,邻近于该机构本体,该振动产生器用以产生一振动波,并传送至该机构本体中的该周边界面装置;一贴片式音频收集器,贴附于该机构本体,该贴片式音频收集器用以收集该周边界面装置根据该振动波而产生的一振动音频信号;以及一振动音频分析装置,电连接于该贴片式音频收集器,该振动音频分析装置用以输入该振动音频信号,并辨析其中是否具有异常共振现象。
较佳者,其中该周边界面装置至少包括一按键机械结构。
较佳者,其中该机构本体至少包括一上盖与一底座,以供该周边界面装置设置于该上盖与该底座之间。
较佳者,其中该振动产生器紧邻或贴附于该底座的一底面,且该贴片式音频收集器贴附于该上盖的一顶面。
较佳者,其中该振动产生器可为用以模拟一音效装置与一有源式散热器中的一者产生振动方式的该振动产生器。
较佳者,其中该振动波的频率约为20~20kHz。
较佳者,其中该贴片式音频收集器为一微型化的听诊式收音贴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针刺装置、无损伤针及输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作物粉条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