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的抗氧化镭雕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7893.X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衍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和琦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33/12;C08K13/04;C08K7/14;C08K3/32;C08K3/08;C08K5/5398;C08K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氧化 助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的抗氧化镭雕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碳酸酯50‑90份、磷酸三钠10‑30份、玻璃纤维10‑30份、氧化锰10‑25份、钛粉1‑5份、润滑剂0.1‑1份、抗氧化剂5‑10份、镍粉1‑10份、阻燃剂10‑30份、增韧剂10‑40份、PMMA树脂1‑10份。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磷酸三钠、磷酸三钠和氧化锰放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混合物一,步骤二:在混合物一中加入蒸馏水,步骤三:将试剂放入到搅拌机中,搅拌过程中称取抗氧化剂并将其分批次的加入到混合物中得到混合物,步骤四:将混合物放入到玻璃容器中在常温环境下静置,去除上层的清液,步骤六:称取镁粉和镍粉并将两者加入,然后投至超声波处理器中,并对物料进行干燥的工作,得到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打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的抗氧化镭雕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激光雕刻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雕刻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镭雕是利用数控技术为基础,激光为加工媒介,加工材料在激光雕刻照射下瞬间的熔化和气化的物理变性,能使激光雕刻达到加工的目的,激光镌刻就是运用激光技术在物件上面刻写文字,这种技术刻出来的字没有刻痕,物体表面依然光滑,字迹亦不会磨损,镭雕助剂是塑料制件或产品在激光打标过程中,标记在塑料表面字迹模糊不清或打标不上,而必须添加的一种微量特殊化学物质,使标记字迹清楚、光亮、美观,永久不脱落,并对塑料原有的颜色及性能不产生影响。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对镭雕助剂进行制备所产生的产品,并不能够提高激光打标的效果,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并且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自身并不具有抗菌的效果,容易受到细菌侵蚀,缩短使用的寿命,同时不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容易出现变色的情况,影响产品使用时候的美观性,降低产品的使用效果,限制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的抗氧化镭雕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在对镭雕助剂进行制备所产生的产品,并不能够提高激光打标的效果,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并且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自身并不具有抗菌的效果,容易受到细菌侵蚀,缩短使用的寿命,同时不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容易出现变色的情况,影响产品使用时候的美观性,降低产品的使用效果,限制适用范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的抗氧化镭雕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碳酸酯50-90份、磷酸三钠10-30份、玻璃纤维10-30份、氧化锰10-25份、钛粉1-5份、润滑剂0.1-1份、抗氧化剂5-10份、镍粉1-10份、阻燃剂10-30份、增韧剂10-40份、PMMA树脂1-1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碳酸酯45-75份、磷酸三钠15-25份、玻璃纤维15-20份、氧化锰5-20份、钛粉3.5-4.5份、润滑剂0.5-1份、抗氧化剂4-8份、镍粉3-7份、阻燃剂15-20份、增韧剂11-30份、PMMA树脂5-8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碳酸酯65份、磷酸三钠20份、玻璃纤维15份、氧化锰15份、钛粉4份、润滑剂0.5份、抗氧化剂7份、镍粉6份、阻燃剂12份、增韧剂15份、PMMA树脂6份。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且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二硫化钼。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为普通圆柱形断面玻璃纤维和/或异形断面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的横截面为变截面异形断面玻璃纤维和/或等截面异形断面玻璃纤维,所述等截面异形断面玻璃纤维的异形度为1.5-4:1;玻璃纤维的直径为6-13mm。
一种抗菌的抗氧化镭雕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质量比为1-3:3的弱酸和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称取磷酸三钠、磷酸三钠和氧化锰放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混合物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和琦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和琦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