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时匹配的双基前视SAR杂波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7657.8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5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余;刘竹天;叶宏达;于飞;孙稚超;武俊杰;杨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0;G01S7/292;G01S13/9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匹配 双基前视 sar 抑制 方法 | ||
1.基于空-时匹配的双基前视SAR杂波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BFSAR空间几何模型,并进行系统参数初始化;
S2、对回波信号进行距离脉冲压缩,并对距离脉冲压缩后的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与徙动校正;
S3、根据BFSAR空间几何模型建立空-时杂波模型,获取待检测单元杂波的空-时频率信息,根据杂波空-时频率的耦合关系,获得杂波谱的空-时分布信息;具体实现方法为:待检测单元杂波的空-时频率信息如下:
其中,fd和fs分别是地面杂波散射点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和归一化空间频率,fr是脉冲重复频率,VT和VR分别是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飞行速度,ψT和ψR分别是地面杂波散射点相对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空间锥角,θR和分别是地面杂波散射点相对于接收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θp表示接收机阵列与飞行方向的夹角,d和λ分别表示通道间距和信号波长;
待检测单元内杂波谱的空-时分布表示为:
θT和分别是杂波散射点相对于发射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δT和δR分别表示发射机和接收机飞行方向相对于双基基线的夹角;
S4、根据杂波空-时分布信息,对待检测单元的最优匹配空-时滤波器进行设计,获得约束优化问题;具体实现方法为:对于通道数为N且脉冲数为K的系统,令设计的滤波器权系数为Wd,Wd是NK×1维的复数向量,表示为:
Wd=[Wd1,Wd2,...,Wdnk,...,WdNK]T
其中,Wdnk为第nk维的权系数分量;
该滤波器的二维空-时频率响应表示为:
其中,为空-时导向矢量;St∈K×1和Ss∈N×1分别为时间与空间导向矢量,分别表示为:
该滤波器对运动目标的响应表示为其中,Vt∈K×1和Vs∈N×1分别为运动目标的时间与空间导向矢量;
将接收波束进行均匀划分为Q个子波束,Q由合成孔径长度Lsyn与方位分辨率ρa决定,表示为Q=Lsyn/ρa;经波束划分后,认为接收机中的杂波信号是由这Q个方向的杂波回波叠加得到的;因此,为实现双基前视SAR非平稳杂波的有效抑制,只需滤波器在Q个子波束方向的空-时频率响应为零;根据上述思路,建立如下的约束优化问题:
其中,ε为观测噪声误差容限;{fu(Wd)∣u=1,2,3}为目标函数,表示为:
其中,fdi和fsi为第i个子波束方向上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与归一化空间频率;目标函数f1(Wd)和f2(Wd)分别代表空-时滤波器在Q个子波束方向上设置的凹口平均值和方差;目标函数f3(Wd)将决定空-时滤波器凹口的宽度,f3(Wd)由两部分组成:sumRL(Wd)和sumRR(Wd),sumRL(Wd)和sumRR(Wd)分别为滤波器凹口左侧与右侧的二维频率响应之和,表示为:
其中,Δfd为一个常数多普勒频率;
S5、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得到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S6、根据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得到的最优解,重构最优匹配空-时滤波器,并利用重构的最优匹配空-时滤波器对待检测单元进行滤波,得到非平稳杂波抑制后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6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微服务的超时监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银行卡安全设定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