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具生产压力臂的方法及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6383.0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0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文划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方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B22D33/02;B22D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具 生产 压力 方法 流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具生产压力臂的方法及流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体,底板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台,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底模与上模用于压力臂的浇注,通过设置冷却箱体用于对底模和上模进行冷却降温的效果,提升压力臂的铸造效率,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能够带动底模和上模向冷却箱体的内腔运动,方便进行冷却的效果,其中伺服电机能够在正反向旋转的情况下带动底模和上模进入冷却箱体和从冷却箱体的内腔升起,解决了通过冷却液进行冷却的方式虽然冷却较快,但是生产所使用的模具不便于放入冷却液中,因此不利于生产工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模具生产压力臂的方法及流程。
背景技术
在气压盘式制动器中,转轴总成完成制动器制动的功能,压力臂是转轴总成的一个关键零部件,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增力杠杆,其工作原理为:制动气室推杆垂直作用于压力臂球窝时,压力臂会绕着转轴机构的支点圆柱的中心旋转,在旋转的同时压力臂在制动方向上有一段位移,压力臂在球窝方向上的位于与制动方向上的位移成一个固定的比例,也就是杠杆比或者增力比,增力比通常为一个常数,压力臂在制动方向上的位移传递给基座,然后由基座分别传递给摩擦片,消除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外摩擦片也与制动盘贴合,从而内外摩擦片抱柱制动盘,以此实现制动效果。
压力臂需要使用模具进行生产,但是使用模具生产压力臂时由于浇注的铁水温度较高,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耗时较长,而通过冷却液进行冷却的方式虽然冷却较快,但是生产所使用的模具不便于放入冷却液中,因此不利于生产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模具生产压力臂的方法及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模具生产压力臂的方法及流程,具备便于冷却的优点,解决了压力臂需要使用模具进行生产,但是使用模具生产压力臂时由于浇注的铁水温度较高,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耗时较长,而通过冷却液进行冷却的方式虽然冷却较快,但是生产所使用的模具不便于放入冷却液中,因此不利于生产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模具生产压力臂,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体,所述底板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台,所述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贯穿平台,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平台且与平台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模,所述底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模。
优选的,所述顶板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开模机构,所述开模机构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滑道,所述第一限位滑道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滑杆,所述第一限位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杆的底部与上模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开模机构,起到了方便对上模和底模进行开合的效果,便于成品的取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滑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滑道,所述第二限位滑道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滑杆,所述第二限位滑杆远离第二限位滑道内腔的一侧与第一限位滑杆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滑道和第二限位滑杆,起到了对第一限位滑杆限位和固定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底模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滑槽,所述上模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与定位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定位滑槽和定位滑块,起到了对上模限位的效果,避免上模的运动轨迹出现偏移的状况。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体内腔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固定块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滑槽的内腔且与限位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固定块和限位滑槽,起到了对支撑板限位的效果,确保底模和上模的运动轨迹不会出现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方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方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6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