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低过长上颌后牙的活动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6104.0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团锋;王新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A61C7/08;A61C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低 过长 上颌 后牙 活动 装置 方法 | ||
一种压低过长上颌后牙的活动装置及方法,包括合支托、卡环、人工牙部分和基托,该活动装置利于获得了良好骨结合的种植体和缺隙侧近远中天然健康牙做支撑,患者可以控制咬合力作为主要的压低力量,是一种可控的生物力,逐渐调高压低装置上的树脂人工牙平面,来获得良好的压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低过长后牙的活动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压低过长上颌后牙的活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下颌后牙缺失后,上颌后牙常常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垂,颌间距的不足常常影响下颌缺失牙的修复,影响患者的咀嚼等生理功能,进而导致患者的偏侧咀嚼,颜面偏斜及身心健康。
对于过长上颌后牙通常采用两种获得正常咬合间隙的方法:其一是对过长后牙采用牙髓失活,完善根管治疗后,去除部分临床牙冠,重新全冠修复,恢复正常的咬合平面,为下颌种植修复提高合适的修复间隙。但此方法降低了上颌过长后牙的临床观高度,降低了全冠修复的强度,对修复的长期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正畸的方法压低过长上颌后牙,常规的正畸治疗时间较长,口内有托槽和弓丝等,装置较多;对成年人的生活及学习有较明显的影响,加大了口腔卫生维护的难度。目前,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多在上颌后牙区颊舌侧植入微种植钉,通过种植钉支抗和通过牙面的橡皮筋持续向上的牵引力压低过长后牙,临床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压低效率较高,但治疗需要植入微种植钉手术,牵引装置较多,容易造成食物残渣滞留,不利于口腔卫生维护,如果有骨质疏松的患者,种植支抗很容易脱落而牵引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颌骨质疏松,种植支抗失败率较高的患者,提供一种压低过长后牙的活动装置及方法。
一种压低上颌过长后牙活动装置,包括合支托1、卡环2、人工牙部分3和基托4,所述合支托1,不需要进行牙体预备;使用过程中,与邻牙近缺隙侧边缘嵴完全贴合,呈尖指向缺隙远端的圆三角形;所述合支托1宽度为牙冠宽度的1/3,长度为牙冠长度的1/4,厚约1.5mm;所述卡环2,卡环2厚约1.0~1.5mm;使用过程中,颊侧卡环臂2/3位于基牙外形高点线上,卡环尖1/3位于外形基牙高点下起固位作用,舌侧卡环臂位于外形高点线上;所述人工牙部分3是树脂无尖人工牙,充填牙列缺损处天然牙的位置;所述人工牙部分3表面光滑,咬合面为平面,与咬合平面相平行,所述人工牙部分3的高度比垂直龈合距高1.0~1.5mm;所述基托4部分,种植体通过牙槽嵴顶的基托4传导支持力至人工牙部分3;使用过程中,所述基托4部分与牙槽嵴顶种植愈合基台及牙槽嵴颊舌侧紧密贴合,颊侧基托盖过牙槽嵴伸展至前庭沟底,舌侧到口底返折线,但不干扰颊舌运动;
其中所述合支托1是铸造成型的;
其中所述人工牙部分3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
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低上颌过长后牙活动装置压低上颌后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颌磨牙下垂明显,种植下颌缺牙,骨结合ISQ值大于等于80,愈合基台高于牙龈1.0mm以上;
(2)所述压低上颌过长后牙活动装置设置在缺牙间隙;
(3)根据过长上颌后牙的压低量,在所述压低上颌过长后牙活动装置的人工牙部分3平面均匀添加光固化复合树脂,保证抬高咬合约1.0~1.5mm的咬合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压低上颌过长后牙活动装置
图2-1:本发明压低上颌过长后牙活动装置颊舌面观
图2-2:本发明压低上颌过长后牙活动装置咬合面观
图2-3:本发明压低上颌过长后牙活动装置组织面观
图2-4:本发明压低上颌过长后牙活动装置近远中面观
图3:采用本发明活动装置压低上颌后牙的方法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6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