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啮无极变速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5034.7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杨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付文 |
主分类号: | F16H3/42 | 分类号: | F16H3/4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2 | 代理人: | 李姗姗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极 变速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啮无极变速机构,属于无极变速领域。包括多边形输入轴、多边形输出轴、输入端渐开锥形齿轮、输出端渐开锥形齿轮、输入端调节衬套、输出端调节衬套、调节螺杆、上配合伞齿轮、下配合伞齿轮、中间配合伞齿轮、中心支撑罩、上等分度曲廓齿盘和下等分度曲廓齿盘,多边形输入轴和多边形输出轴转动设置于中心支撑罩两端,上配合伞齿轮和下配合伞齿轮转动设置于中心支撑罩两端并与中间配合伞齿轮啮合,上等分度曲廓齿盘和下等分度曲廓齿盘设置于中心支撑罩的两端并与上配合伞齿轮和下配合伞齿轮固定连接,输入端渐开锥形齿轮设于多边形输入轴外并分别与输入端渐开锥形齿轮和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具有动力传递效率高、传动比范围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极变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交啮无极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无极变速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除汽车无极变速箱较为被人们认知,还广泛应用于轻工、机床、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等领域。
然而对于汽车无极变速箱因为它的使用场景要求无极变速箱需要兼备经济性,可靠性,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纵观当今的汽车无极变速箱,最具代表性的CVT虽然已经很好了,但是面对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凸显出一些不足,比如CVT利用摩擦力传递动力,传递动力时变速器容易打滑,使用寿命短,而且中期维护保养高,不能承受较大扭矩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交啮无极变速机构,具有动力传递效率高、可靠性高,传动比范围大,所用零件数量少,后期维护成本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交啮无极变速机构,包括交啮无极变速机构主体,交啮无极变速机构主体包括多边形输入轴、多边形输出轴、输入端渐开锥形齿轮、输出端渐开锥形齿轮、输入端调节衬套、输出端调节衬套、调节螺杆、上配合伞齿轮、下配合伞齿轮、中间配合伞齿轮、中心支撑罩、上等分度曲廓齿盘和下等分度曲廓齿盘,多边形输入轴和多边形输出轴对称转动设置于中心支撑罩的中心的两端,上配合伞齿轮和下配合伞齿轮对称转动设置于中心支撑罩的上下两端,中心支撑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间配合伞齿轮转动设置于第一端并分别与上配合伞齿轮和下配合伞齿轮相固定连接,上等分度曲廓齿盘和下等分度曲廓齿盘结构相同并均均分为多个扇形区域,多个扇形区域间隔设置有曲廓齿条,上分度曲廓齿盘和下分度曲廓齿盘对称错位转动设置于中心支撑罩的上下两端并分别与上配合伞齿轮和下配合伞齿轮啮合,调节螺杆转动设置于第二端,输入端渐开锥形齿轮包括输入端渐开锥形齿轮主体和与输入端渐开锥形齿轮主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输入端渐开锥形齿轮主体和第一连接部均套设于多边形输入轴外,输入端调节衬套一端套设于第一连接部外并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输出端渐开锥形齿轮包括输出端渐开锥形齿轮主体和与输出端渐开锥形齿轮主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输出端渐开锥形齿轮主体和第二连接部均套设于多边形输出轴外,输出端调节衬套一端套设于第二连接部外并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多边形输入轴可以为三边形输入轴、四边形输入轴、五边形输入轴或六边形输入轴。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多边形输入轴为六边形输入轴。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多边形输出轴可以为三边形输出轴、四边形输出轴、五边形输出轴或六边形输出轴。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多边形输出轴为六边形输出轴。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交啮无极变速机构还包括外壳,外壳罩设于交啮无极变速机构主体外,多边形输入轴和多边形输出轴均延伸至外壳外并与外壳转动连接,调节螺杆的一端延伸至外壳外并与外壳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付文,未经杨付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