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在线教学训练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4143.7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7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枫;马镇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论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02 | 分类号: | H04L67/02;H04L67/12;H04L67/146;H04L69/16;H04L9/40;G09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在线 教学 训练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在线教学训练方法与系统,其通过分析教师用户端的忙闲状态以此确定教师用户端能否与学生用户端进行互联网连接;还通过分析来自学生用户端的在线教学训练请求的有效性,构建基于websocket协议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并进行在线教学训练数据的加密传输;最后当教师用户端与当前学生用户端之间中断连接时,通知其他学生用户端与教师用户端构建另一数据传输通道,这样能够保证教师用户端与学生用户端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提高在线教学训练的可靠性,并且还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带宽以保证所有学生用户端均能够获得平等稳定的在线教学训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教学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智能在线教学训练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线教学训练是基于互联网在学生用户端与教师用户端之间进行远程互动的。在线教学训练过程中学生用户端与教师用户端通过互联网进行文本、音频或者视频数据的交互传输,但是在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学生用户端与教师用户端进行互联网连接,并且只有当教师用户端与当前学生用户端中断数据传输后,其他学生用户端才能与教师用户端进行互联网连接。此外,学生用户端与教师用户端在连接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连接请求与验证等不同程序,这不仅增大了两者构建数据传输通道的复杂性,并且还不利于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带宽和服务器的运算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智能在线教学训练方法与系统,其采集教师用户端的数据接收与处理信息;分析数据接收与处理信息,确定教师用户端的闲忙状态;再根据闲忙状态,对教师用户端进行可连接与否的标识;指示学生用户端向可进行连接的教师用户端发送在线教学训练请求;识别分析在线教学训练请求,构建教师用户端与学生用户端之间的基于websocket协议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并通过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教师用户端与学生用户端之间在线教学训练数据的加密传输;采集双向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流量信息;分析所述数据传输流量信息,判断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是否中断;并将判断结果对应的消息发送至其他学生用户端,从而指示其他学生用户端与教师用户端构建另一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可见,该智能在线教学训练方法与系统通过分析教师用户端的闲忙状态以此确定教师用户端能否与学生用户端进行互联网连接;还通过分析来自学生用户端的在线教学训练请求的有效性,构建基于websocket协议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并进行在线教学训练数据的加密传输;最后当教师用户端与当前学生用户端之间中断连接时,通知其他学生用户端与教师用户端构建另一数据传输通道,这样能够保证教师用户端与学生用户端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提高在线教学训练的可靠性,并且还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带宽以保证所有学生用户端均能够获得平等稳定的在线教学训练。
本发明提供智能在线教学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采集教师用户端的数据接收与处理信息;分析所述数据接收与处理信息,确定教师用户端的闲忙状态;再根据所述闲忙状态,对教师用户端进行可连接与否的标识;
步骤S2,指示学生用户端向可进行连接的教师用户端发送在线教学训练请求;识别分析所述在线教学训练请求,构建教师用户端与学生用户端之间的基于websocket协议的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并通过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教师用户端与学生用户端之间在线教学训练数据的加密传输;
步骤S3,采集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的数据传输流量信息;分析所述数据传输流量信息,判断所述双向数据传输通道是否中断;并将判断结果对应的消息发送至其他学生用户端,从而指示其他学生用户端与教师用户端构建另一双向数据传输通道;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采集教师用户端的数据接收与处理信息;分析所述数据接收与处理信息,确定教师用户端的闲忙状态;再根据所述闲忙状态,对教师用户端进行可连接与否的标识具体包括:
步骤S101,采集教师用户端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数据比特量以及在单位时间内运算处理的数据比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论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论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4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