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管结构以及用于其的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3764.3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叶成友;张岚;金鸿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可律师事务所 11828 | 代理人: | 吴艳;郝东晖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管 结构 以及 用于 焊接 方法 | ||
1.一种针管结构,包括第一针管和第二针管,所述第一针管由钛金属或钛合金制成,其中,所述第一针管与所述第二针管部分地套设,形成套设区域,并且在所述套设区域内通过焊接形成用于彼此固定连接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在轴向上彼此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管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针管由不易氧化且具有良好韧性的材料制成,优选由不锈钢或钴铬合金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管结构,其中,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优选不小于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的两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管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在0.5~1.1mm,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管结构,其中,所述焊接部通过激光焊接或超声波焊接形成在所述第一针管的管壁与所述第二针管的管壁彼此重叠的部分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管结构,其中,在所述套设区域中,所述第二针管套设在所述第一针管外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针管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针管的管壁厚度不超过0.3mm,优选不超过0.2mm,更优选在0.07~0.15mm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针管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针管与所述第二针管之间的径向间隙在0.001~0.2mm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管结构,其中,所述焊接部包括在轴向上位于不同位置的不止一个焊接部。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管结构,还包括第三针管,所述第三针管与所述第二针管部分地套设,使得第三针管与所述第一针管彼此抵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针管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针管套设在所述第一针管和所述第三针管的外部,并且所述第二针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三针管。
12.一种用于针管结构的焊接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针管和第二针管,所述第一针管由钛金属或钛合金制成;
将所述第一针管与所述第二针管部分地套设,形成套设区域;
在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沿轴向错开的位置上进行焊接,形成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针管及所述第二针管的焊接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针管由不易氧化且具有良好韧性的材料制成,优选由不锈钢或钴铬合金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位置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优选不小于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的两倍。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针管的外径在0.5~1.1mm,并且所述位置与所述第二针管位于所述套设区域的端部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小于1mm。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位置在所述第一针管的管壁与所述第二针管的管壁彼此重叠的部分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针管套设在所述第一针管外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针管套设在所述第二针管外部,并且在所述焊接时提供焊接保护气,以防止所述第一针管的受热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37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圈马达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显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