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芯及电芯气密性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1378.0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邱银洁;孙志强;高灿;陈利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H01M50/645;H01M50/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郭玉兵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密性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芯及电芯气密性检测方法。电芯包括壳体、胶钉和密封组件。壳体上开设有注液口。胶钉穿设于注液口内,以封堵注液口。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和检测块,检测块设置于密封件的底部,密封件焊接于注液口的外缘,检测块受密封件的焊接热汽化为第二惰性气体。电芯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S1:通过注液口向壳体内注入电解液与第一惰性气体,S2:将胶钉塞到注液口内,并与注液口密封配合,S3:将密封件焊接于注液口的外缘,检测块受热汽化为第二惰性气体,并释放于胶钉与密封件之间,S4:检测密封件与注液口之间是否漏气。避免了气密性检测出现误检或漏检,提高了电芯气密性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及电芯气密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铝壳电芯的壳体具有注液口,注液口处需要经过密封胶钉与铝片两次密封,防止电解液泄漏引发安全事故。首先,向壳体内注入电解液并通过抽负压的方式注入氦气。然后,通过胶钉塞到注液口内,实现一次密封。最后,将铝片焊接到注液口上,实现二次密封。随后将电芯放入真空腔体进行氦气检测,通过测试氦气泄漏量判定电芯密封性是否合格。
目前,胶钉与注液口之间通常为过盈配合,使充入壳体内部的氦气无法漏出,即使铝片的焊接质量较差,氦检设备也会判定问题电芯为合格电芯。问题电芯的胶钉在长时间搬运与使用中易发生松动导致电解液漏液,出现重大漏液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电芯及电芯气密性检测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以解决由于胶钉与注液口过盈配合导致气密性较差的电芯无法被检出的问题,避免电芯气密性检测出现误检或漏检。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用于向所述壳体内注入电解液与第一惰性气体;
胶钉,所述胶钉穿设于所述注液口内,以封堵所述注液口;
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和检测块,所述检测块设置于所述密封件的底部,所述密封件焊接于所述注液口的外缘,所述检测块被配置为受所述密封件的焊接热汽化为第二惰性气体,所述第二惰性气体位于所述胶钉与所述密封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朝向胶钉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惰性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检测块通过粘接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块为电解液晶体、碘或萘。
进一步地,所述胶钉与所述注液口之间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铝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气密性检测方法,以解决由于胶钉与注液口过盈配合导致气密性较差的电芯无法被检出的问题,避免电芯气密性检测出现误检或漏检。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芯气密性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上述的电芯的气密性,
S1:通过所述注液口向所述壳体内注入所述电解液与所述第一惰性气体;
S2:将所述胶钉塞到所述注液口内,并与所述注液口密封配合;
S3:将所述密封件焊接于所述注液口的外缘,所述检测块受热汽化为第二惰性气体,并释放于所述胶钉与所述密封件之间;
S4:检测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注液口之间是否漏气,
若不漏气,则电芯合格;
若漏气,则电芯不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1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并联机器人的模糊耦合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电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