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9651.6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汪胜;李玉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化化学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G18/50;C08G65/2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胡炳旭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回弹 海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原料包括辅助提高压缩强度的聚醚多元醇;所述辅助提高压缩强度的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采用官能度为1‑3的小分子多元醇为起始剂,以环氧乙烷为聚合单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即得。将该种辅助提高压缩强度的聚醚多元醇添加到聚氨酯慢回弹海绵的其他原料中,不仅可以直接代替制备聚氨酯慢回弹海绵的现有原材料,也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聚合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用量,甚至无需使用聚合物多元醇,降低生产成本,也有效降低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制备过程中或者存储过程中释放的气味,得到的聚氨酯泡沫具有显著提升的压缩硬度、明显降低的VOC释放量和更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慢回弹海绵,俗称记忆海绵,具有缓慢变形又缓慢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又因其泡孔细腻,质感柔软,当人体贴伏于此种海绵上时,其接触支撑面最大化,让人体在自然无压迫感的状态下得到充分的舒压和高效率的休息,进而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进而广泛地应用于床垫、沙发、地垫、枕头、玩具工艺品、腰靠等。
目前,由于全球化工原料的价格上涨,并且涨幅很大。环氧丙烷就是其中之一,而且环氧丙烷是制备聚醚多元醇的主要原料,由环氧丙烷制备的低分子量的聚醚多元醇又是制备聚氨酯慢回弹海绵的主要原料之一,进而导致制品成本增高,不利于行业上下游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增加消费者负担。因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可以提升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性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149455A中提供了一种加入了现有的聚合物多元醇POP-36/28和聚醚多元醇2000D制备的聚氨酯慢回弹海绵,虽然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但由于聚合物多元醇POP-36/28和过量的催化剂引入均会导致制得的聚氨酯慢回弹海绵的VOC的含量明显提升,进而使更多的VOC挥发,严重损害生产人员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另外,使用的2000D聚醚多元醇价格较高,脱模时间较长,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可以提升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性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因使用环氧丙烷制备聚醚多元醇而导致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制品的成本增加,从而提供一种制备原料包括辅助提高压缩强度的聚醚多元醇的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原料包括辅助提高压缩强度的聚醚多元醇;
所述辅助提高压缩强度的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采用官能度为 1-3的小分子多元醇为起始剂,以环氧乙烷为聚合单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即得。
可选的,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聚醚多元醇A 20-40重量份和聚醚多元醇B 60-70重量份;
所述聚醚多元醇A为所述辅助提高压缩强度的聚醚多元醇;
可选的,本发明的所述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B)可以市购,也可以自制,满足官能度为2-4,分子量为3000-5000,羟值为35-44mgKOH/g,粘度为 800-1200mPa·s/25℃的条件的聚醚多元醇均可用于制备本发明的聚氨酯慢回弹海绵,例如,聚醚多元醇Puranol F3521、聚醚多元醇Puranol F 3500M和聚醚多元醇Puranol F P156M,其中聚醚多元醇Puranol F 3500M和Puranol F P156M 都是由佳化化学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提供,分子量都为5000,官能度都为3,羟值为35mgKOH/g,粘度为900-1500mPa·s/25℃。聚醚多元醇Puranol F 3521,由佳化化学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提供,分子量4000,官能度3,羟值42mgKOH/g,粘度800-1200mPa·s/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化化学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佳化化学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96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