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充电检测装置及其新能源检测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9148.0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黎建军;卓建业;李帅;武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69 | 分类号: | G01R31/6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会祥 |
地址: | 313032 浙江省湖州市红丰路1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充电 检测 装置 及其 新能源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夹持结构、检测微动开关、预接管道、电流检测结构和插拔力检测结构,预接管道包括对接头、连接端和设有转动凸起的外壳,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检测装置的新能源检测机器人,包括移动单元、连接单元和控制单元,连接单元包括支撑板和设有弹性元件的连接环,通过改进电动汽车充电检测装置的结构,利用对接头与充电插头配合,并利用电流检测结构和插拔力检测结构来实现对充电插头的检测,还利用新能源检测机器人的连接环,从而提升新能源检测机器人与电动汽车充电检测装置的连接强度,进而使得电动汽车充电检测装置能自动完成对充电插头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检测装置及其新能源检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在使用后需要利用充电插头予以充电,由于充电插头的工作环境不同,会导致充电插头出现损坏,而现有技术中却缺少对于充电插头的检测装置,通常在充电过程中,使用者发现无法向电动汽车充电后才能后知后觉的发现充电插头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对于电动汽车充电插头予以检测的设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检测装置及其新能源检测机器人。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夹持结构、检测微动开关、预接管道、电流检测结构和插拔力检测结构,所述固定夹持结构设置于所述预接管道的上侧,且与充电插头配合,所述插拔力检测结构设置于所述预接管道远离冲电插头的一端,所述电流检测结构则与所述预接管道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预接管道远离充电插头的一端,所述检测微动开关则设置于所述固定夹持结构的下侧,且与所述固定夹持结构配合,所述预接管道包括对接头、连接端和设有转动凸起的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对接头的外周侧,所述连接端则设置于所述对接头的下侧,所述转动凸起则设置于所述对接头的上侧,且与所述固定夹持结构配合。
其中,所述固定夹持结构包括锁杆、配合弹簧、转动杆和气缸,所述锁杆通过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转动凸起转动连接,所述配合弹簧则设置于所述锁杆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气缸则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侧,且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锁杆配合。
其中,所述锁杆具有卡接头和抵接凸起,所述卡接头设置于所述锁杆的一端,且与充电配合卡接,所述抵接凸起设置于所述锁杆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检测微动开关配合。
其中,所述插拔力检测结构包括缓冲弹簧、限定杆、导板、拉压力传感器、定位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下侧,所述缓冲弹簧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导板,所述限定杆则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且均贯穿所述导板,所述拉压力传感器则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导板之间。
其中,所述定位板包括限制板和固定支脚,所述限制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支脚的上侧,且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配合,所述固定支脚则与所述限制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如上述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检测装置的新能源检测机器人,包括移动单元、连接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移动单元设置于所述连接单元的下侧,且与所述连接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连接单元的一侧,且分别与所述检测微动开关、所述电流检测结构和所述插拔力检测结构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则与所述插拔力检测结构配合,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支撑板和设有弹性元件的连接环,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固定支架卡接,所述弹性元件则设置于所述连接环的内侧,且与所述固定支脚抵接。
其中,所述固定支脚具有凸起和活塞片,所述活塞片设置于所述固定支脚的底端,且与所述连接环契合,所述凸起则设置于所述固定支脚的两侧,且与所述弹性元件配合。
其中,所述移动单元包括驱动轮、连接轴套和连杆,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连接轴套与所述连杆配合,所述连接轴套则设置于所述连杆的下侧,且与所述连杆卡接,所述连杆则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检测研究院,未经湖州市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9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