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新鞘氨醇杆菌及其在废水除磷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9092.9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化斌;孙结冰;杨海龙;钱金泽;林祯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02F101/1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高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2 | 代理人: | 单燕君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新鞘氨醇 杆菌 及其 废水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株新鞘氨醇杆菌以及其废水除磷中的应用。该菌株为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SJB00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177。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新鞘氨醇杆菌SJB007在脱除污水中磷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培养:保藏菌株新鞘氨醇杆菌SJB007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30℃、160rpm条件下培养24小时,离心,得菌体,菌体用无菌水洗涤后制成OD600为0.50~0.60的菌悬液;(2)发酵除磷:将步骤(1)制备的菌悬液以2%的比例接种于含磷污水中,pH为4~8、15‑35℃条件下发酵以脱除磷。本发明提供的高效聚磷菌株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SJB007,在适宜条件下,污水中磷浓度为10‑30mg/L时,去除率均超过97%,具有较高的去除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新鞘氨醇杆菌以及其废水除磷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环境富营养化导致藻类过度生长是引起水质恶化的主要问题之一,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其污染源主要为生活、工业和农业废水,因此废水处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去除废水中的磷。
传统的物理化学除磷工艺效率低、技术复杂、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生物除磷法具有成本低、工作量小、效率高且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是目前污水除磷的主要方法。在生物除磷中,起主要作用是一类在厌氧/好氧或厌氧/缺氧交替运行下导致厌氧释磷、好氧或缺氧超量吸磷的微生物——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该类微生物体内含磷量超过一般细菌体的数倍,目前的研究认为聚磷菌分为好氧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两类,报道的生物除磷菌株主要包括假单胞菌属(朱卫强,陈舒,张培玉.2株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其影响因素.环境工程学报,2016,10(4):3295-3302)、肠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副球菌属和泛菌属(张立成,李艳美,袁雅姝,等.5株聚磷菌的筛选与亚硝化反硝化除磷特性研究.工业水处理,2012,32(4):33-35)、不动杆菌属(Acevedo B,C,Corona J E,etal.The metabolic versatility of PAOs as an opportunity to obtain a highly P-enriched stream for further P-recover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5,270:459-467)、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莫拉氏菌属和微球菌属(魏儒平,闫诚,杨欣妍,等.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功能微生物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17,33(10):1-8)中的菌株,但这些菌株大多存在对自然环境耐受性差、不易繁殖培养、活性易衰退等弊端,在实际使用中活菌数量不高,大部分菌株在实际工艺中不能表现出良好的除磷功效,除磷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株高效聚磷的新鞘氨醇杆菌,该菌株为采用常规分离方法从采自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大学校园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经16SrDNA序列测定并将测序结果通过GeneBank Blast进行比对分析,与新鞘氨醇菌Novosphingobium sp.BH-4(MG855668.1)的同源性为99%,确定属于Novosphingobiumsp.,编为Novosphingobium sp.SJB007。
本发明提供的一株高效聚磷的新鞘氨醇杆菌,该菌株为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SJB007,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21177。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新鞘氨醇杆菌SJB007在脱除污水中磷的应用。
所述的新鞘氨醇杆菌SJB007用于去除污水中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90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