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生态石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8551.1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霍炳祥;莫爱枝;苏春和;刘振浩;钟卫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金欧雅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13;C04B33/16;C04B33/34;C04B41/86;C03C8/02;C03C8/04;C03C8/06;C03C8/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王维霞 |
地址: | 52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生态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抗菌生态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生态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选取和预处理:分别取配方量的坯用原料和釉用原料进行制备,混合,得到粉料;
坯用原料的制备步骤为:先对原料进行均化,将均化后的原料进行球磨,球磨时间为9~12小时,得到浆料,对浆料进行喷雾干燥后进行粉料检测,检测合格后过筛入库陈腐23~25小时;
釉用原料的制备步骤为:将配方量的釉料加水后进行球磨,对釉浆测试合格后,进行过筛除铁,试烧合格后入库陈腐23~25小时;
2)压制:将步骤1)中的粉料由输送带进入压机料斗,然后由压砖机压制成型,压砖机吨位为4200t,成形压力为220bar;
3)干燥:将步骤2)中压制成型后的生坯放进干燥窑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70~190℃,干燥周期为34~40min;
4)施釉:喷施加入了复合型抗菌剂的面釉;
5)渗花:采用喷墨打印的方法将印花釉印到釉坯上后,再喷施一层加入氧化钛墨水,然后再施一层微量扩散剂及保护釉;
6)烧成:砖坯依次通过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完成烧成;
7)检选:性能检测合格后,磨边即得;
所述抗菌生态 石包括坯用原料和釉用原料;
所述坯用原料包括下述质量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钾钠石粉15~30%、水洗红砂1.5~4.5%、混合泥20~30%、漂流砂6~12%、中低温砂8~14%、水洗钾砂20~30%、A号石粉4~8%和黑滑石0.5~3.5%;
所述釉用原料包括下述质量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钾长石18~32%、钠长石20~30%、硅酸锆6~9%、高岭土5~10%、石英4~8%、氧化铝8~14%和熔块12~18%;
所述步骤5)微量扩散剂为氧化钛、熔块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6)烧成步骤中,辊道窑规格为280m×3.4m,烧成温度为1150~1280℃,烧成周期为55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生态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用原料包括下述质量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钾钠石粉20%、水洗红砂3%、混合泥25%、漂流砂8%、中低温砂11%、水洗钾砂25%、A号石粉6%和黑滑石2%;
所述釉用原料包括下述质量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钾长石26%、钠长石27%、硅酸锆8%、高岭土8%、石英6%、氧化铝10%和熔块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生态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浆料的水分为28~37%、浆料细度为过250目筛筛余量为0.5~1.5%、浆料密度为1.4~1.68g/cm3、浆料流动性为35~45s/量杯10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生态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釉浆的水分为32~36%、釉浆细度为过325目筛筛余量为0.5~0.9%、釉浆密度为1.4~1.8g/cm3、釉浆流动性为16~20s/量杯10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生态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复合型抗菌剂为硅磷酸盐或银离子氨水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生态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抗菌剂占釉料的质量比例为4~8%,抗菌剂浓度为15~23%,银离子氨水溶液的银含量是1000±50pp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生态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微量扩散剂浓度为3.5-8.5%,喷施流速为13~25s/量杯1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金欧雅陶瓷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金欧雅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5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醛降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充电桩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