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紫外线UV灯珠或红外线IR灯珠的LED植物生长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214.2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0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泽鑫;陆郑宝;许锡标;郑华;郑晓君;郑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自然光智能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7/04 | 分类号: | A01G7/04;H05B47/11;H05B47/165;H05B47/155;H05B4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6 | 代理人: | 黄浩威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uv 红外线 ir led 植物 生长 | ||
加紫外线UV灯珠或红外线IR灯珠的LED植物生长灯,包括灯体、感应模块和控制系统,灯体上设置照明源和控制模块,照明源上设有植物吸收光的UV灯和IR灯,UV灯发出紫外光源,IR灯发出红外光源,控制模块连接UV灯和IR灯,用于控制UV灯和IR灯的开关和光能量强度;感应模块设置于UV灯和IR灯照射不到的位置上,用于感应环境的光暗变化,并将光暗变化数据发出;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灯体和感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感应模块发出的光暗变化数据,对光暗变化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光暗变化数据发出控制信号到控制模块,使控制模块控制UV灯和IR灯。本发明控制简单,控制简单,在能够在满足植物照明需求的前提下,大大降低灯具的功耗,而且光谱不会被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灯技术领域,特别是加紫外线UV灯珠或红外线 IR灯珠的LED植物生长灯。
背景技术
植物灯为植物所用的灯具。植物灯模拟植物需要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理,对植物进行补光或者完全代替太阳光。而科学试验证明,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可见光中的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生长及幼芽的形成有很大作用,这类光能一直植物的伸长而使其形成矮而粗的形态:同时蓝紫光也是支配细胞分化最重要的光线;蓝紫光还能影响植物的向光性。紫外线是使植物体内某些生长激素的形成受到抑制,从而也就抑制了茎的伸长;紫外线也能引起向光性的敏感,并和可见光中的蓝、紫和青光一样,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可见光中的红光和不可见光中的红外线,都能促进种子或者孢子的萌发和茎的伸长。红光还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分解和叶绿素的形成。
光谱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植物的生长品质,所以必要时对其进行不同的生长周期进行调节干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简单,在能够在满足植物光照条件需求的前提下,大大降低灯具的功耗,而且光谱不会被浪费的加紫外线UV灯珠或红外线IR灯珠的LED植物生长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紫外线UV灯珠或红外线IR灯珠的LED植物生长灯,包括灯体、感应模块和控制系统,所述灯体上设置照明源和控制模块,所述照明源上设有用于发射能够被所述植物吸收光的UV灯和IR灯,所述UV灯发出紫外光源,所述IR灯发出红外光源,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UV灯和所述IR灯,用于控制所述UV灯和所述IR灯的开关和光能量强度;所述感应模块设置于UV灯和IR灯照射不到的位置上,用于感应环境的光暗变化,并将光暗变化数据发出;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灯体和感应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感应模块发出的光暗变化数据,对光暗变化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照射时间,并根据光暗变化数据发出控制信号到所述控制模块,使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UV灯和所述IR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照明源包括灯罩、UV灯、IR灯和灯板,所述灯罩和灯板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所述UV灯和 IR灯均设置在所述灯板上,且所述UV灯与所述IR灯间隔交错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V灯和IR灯均为灯珠状LED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照明源包括第一灯罩、UV灯、第二灯罩、IR灯和灯板,所述第一灯罩和第二灯罩均罩在所述灯板上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所述UV灯设置在第一灯罩与灯板形成的密闭空间中,所述IR灯设置在第一灯罩与灯板形成的密闭空间中,所述UV灯设置在所述IR灯的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V灯和IR灯均为管状LED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系统上为计算机,且还设置网络模块,可连接网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模块为太阳辐射测量仪或光敏传感器,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接收太阳光辐射强度,并将光辐射强度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自然光智能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自然光智能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