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纸箱用的模具以及利用该模具制作纸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199.1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佟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泰升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50/22 | 分类号: | B31B50/22;B31B50/2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齐明锐 |
地址: | 44110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纸箱 模具 以及 利用 制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纸箱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纸箱用的模具以及利用该模具制作纸箱的方法。通过在传统纸箱模具上增加用于刺破纸箱折边涂胶点的刺破刀,将纸箱的涂胶处刺破,后续在破损处进行喷胶,降低了每只纸箱的用胶量,同时提高了粘箱后粘贴处抗拉力,能够满足客户更高的要求,同时有效地杜绝了因粘贴问题造成的粘贴处易自动弹开问题。同时,依赖于固定条的加固作用,解决了模切刀容易脱焊的问题,改善了产品质量与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箱加工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纸箱用的模具以及利用该模具制作纸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纸箱的模具多数采用开槽压线的方式制造纸箱侧面的压痕以及纸箱上盖和下底的切口,便于纸箱的成型。目前市场上的纸箱折边在密封时一般需要使用胶水进行密封,大多都是人工通过喷枪把粘胶喷涂在纸板的边缘,一个纸箱常规有22个胶点,共用胶量约在32g左右;平均每个胶点用胶量1.45g,目前的模具生产的纸箱下底以及侧面喷胶点均为平滑的,需要较多的胶才能确保粘连牢固性,同时,通过这种粘箱方式,胶水的渗透性比较差,粘箱后粘贴处抗拉力检测7kg,无法满足现在客户对于粘贴处抗拉力越来越高的标准(大于10kg);另外,在运储途中粘贴处易自动弹开,造成内装物遗失或者损坏。
纸箱模具的模切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脱焊松动,导致纸张不再是切开而是转为撕裂状态,那么纸的边缘就容易产生破裂及毛糙,一方面,废边模卡在刀中间,使刀变形,导致模切产品变形报废,产品生产不流畅废品增加;另一方面,增加清废工作量与难度,清废不干净造成客户上机后卡机影响产量停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加工纸箱用的模具以及利用该模具制作纸箱的方法,通过对纸箱模具进行改进,可以有效降低制作过程中粘箱用胶量,同时使得粘箱后粘贴处的抗拉力显著提高,杜绝因粘贴问题造成的粘贴处易自动弹开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加工纸箱用模具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常用模具上增加了用于刺破纸箱折叠过程中需要涂胶处的刺破刀,同时增加了用于对模切刀起固定作用的加固条,具体包括圆筒形的模切板,所述模切板的圆周面上嵌套固定有用于对纸板进行切割的模切刀以及用于形成纸箱折痕的压痕刀,所述压痕刀包括沿模切板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一压痕刀和沿模切板轴向分布的第二压痕刀,所述第二压痕刀设置于第一压痕刀的两端,且与其抵接,所述模切刀包括设置于第一压痕刀两端且与其抵接的第一模切刀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压痕刀两侧的第二模切刀和第三模切刀;所述第一模切刀和第二压痕刀围成刺破区域,刺破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刺破纸板的第一刺破刀,所述第一刺破刀突出模切板部分的高度小于纸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在第一模切刀远离刺破区域的一侧、第二模切刀远离第一压痕刀的一侧以及第三模切刀远离第一压痕刀的一侧均设置有可以对对应的模切刀进行加固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嵌套固定在模切板的圆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切刀为弯折状。
进一步的,所述模切板在第二模切刀靠近第一压痕刀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可以将纸板刺破的第二刺破刀,所述第二刺破刀突出模切板部分的高度小于纸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刺破刀和第二刺破刀均选择锯齿状刀片。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压痕刀、第二压痕刀、第一模切刀、第二模切刀、第三模切刀、第一刺破刀和第二刺破刀的两侧均抵触设置有橡胶条,橡胶条粘贴在模切板上。
本发明纸箱的制作方法如下:利用上述的模具挤压纸板,所述第一模切刀、第二模切刀、第三模切刀将纸板切割成纸箱形状,所述第一压痕刀和第二压痕刀在纸板上留下相应的压痕,第一刺破刀和第二刺破刀在纸板的相应位置形成刺破点,然后将切割成型的纸板沿着压痕折叠成箱子形状,在纸板刺破处喷胶后封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泰升包装有限公司,未经襄阳泰升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1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传感器的温度变送器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