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流焊过程中焊点形态变化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7771.2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9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田文超;侯学伟;陈勇;冯学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13/08 | 分类号: | H05K13/08;H05K3/34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李勇军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过程 中焊点 形态 变化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流焊过程中焊点形态变化的监测方法,主要解决回流焊过程中焊点形态变化难以实时监测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先对摄像头做耐高温处理,并将其分别放置回流炉两侧,PCB板放置于传送带;在回流过程中通过摄像头实时记录不同温区PCB板上元器件引脚处焊点形态的变化;改变摄像头位置和角度,多次重复实验,记录不同角度和不同温区的焊点形态的变化;通过测量焊点形态的电镜切片图得出焊点形态焊膏的润湿范围,润湿角,爬锡高度这些参数,为选择焊膏厚度和温度曲线提供数据参考,以改善和提高焊点形态的可靠性。本发明检测材料和装置简单,易操作,避免了使用仿真软件的程序编写和大量计算过程,可用于对回流焊过程的工艺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封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焊点形态变化监测方法,可用于对回流焊过程的工艺优化。
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种新型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迭代,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品质和性能也提出了新的需求。现代电子产品正向着高功率、高密度、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促使了微电子封装从外引线封装向平面阵列封装的方向转变。现如今,电子封装中普遍采用的表面组装技术SMT和新型的芯片尺寸封装CSP、球栅阵列BGA、倒装芯片Flip Chip等封装技术,都需要通过焊点实现异材间的电气及机械连接,焊点形态也是影响焊点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电路集成度的提高,焊点数目急剧增加,焊点尺寸越来越小,焊点往往成为整个封装结构中最容易失效的地方,焊点质量的好坏是整个产品焊接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研究表明,在失效的电子器件中,有70%是由封装失效引起的,而在电子封装失效中,主要原因是焊点的失效所引起的。可见一个润湿良好且润湿角合理的焊点形态是保证焊点质量的前提,也是产品焊接质量可靠性的基础。如何保证焊点质量,找到一种快速有效分析焊点形态可靠性的方法迫在眉睫,焊点形态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电子封装技术领域中,由于电子产品PCB板不断小型化的需要出现了片状元件,促使回流焊工艺技术及设备发展迅速。目前几乎在所有电子产品的封装领域都已用到了回流焊工艺。在回流焊过程中,影响焊点形态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温度曲线、导轨运输速度和热风速度都会直接影响焊点形态的可靠性。回流焊整体上有四大温区,分别是预热区、恒温区、回流焊接区和冷却区。预热区通常是指温度由常温升高至150℃左右的区域﹐在这个温区电子元件缓缓升温﹐为适应后面的高温作准备。恒温区的温度通常维持在150±10℃。回流焊接区是整段回流焊温度最高的区域﹐通常回焊的峰值温度,取决于焊料的熔点温度及组装零件所能承受的温度。一般的峰值温度应该比锡膏的正常熔点温度高出约25-30℃。冷却区从焊料溶点降至50℃左右,使产品冷却,固化焊点。不恰当的回流曲线、导轨运输速度和热风速度设置都可能导致焊点可靠性的问题。通过在回流焊过程中对焊点形态的要实时进行监测,以了解各种缺陷的基本原因,从而进行合理的温度曲线、导轨运输速度和热风速度的设置和优化,提高焊点的质量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监室信息交互终端系统守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烹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