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元异质结构吸波材料氧化钼-磷化钼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7056.9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8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肖雪;王晓丹;张丰发;布和巴特尔;张建交;张晓晨;付秋月;王巍;齐海群;谭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5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元 结构 材料 氧化钼 磷化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二元异质结构吸波材料氧化钼‑磷化钼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氧化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钼化合物的制备步骤繁杂,高温高压,原料价格和设备成本较高,生产周期长和作为电磁波吸收材料存在添加量大、吸波性能差以及厚度过厚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有机钼/次磷酸盐混合溶液;二、加入添加剂;三、加入液体石蜡;四、水热反应;五、煅烧。一种二元异质结构吸波材料氧化钼‑磷化钼作为吸波材料使用。本发明可获得一种二元异质结构吸波材料氧化钼‑磷化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仪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所产生的电磁干扰也越来越严重。这种电磁干扰不仅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实现,而且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无论在民用还是军事上,电磁波吸收材料都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是关系到国际民生的关键技术。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或已经实用的电磁波吸收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铁氧体系列吸波材料(镍锌铁氧体,锰锌铁氧体等);多晶铁磁性金属纤维;电解质陶瓷吸波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手性吸波材料等。理想的吸波材料应具有厚度薄、密度低、频段宽和吸收强的特点。根据吸波机理的不同可以将吸波材料分为电损耗型和磁损耗型。导电聚合物、导电陶瓷等材料的吸波机理主要是电损耗。而一些磁性材料的吸波机理主要是磁损耗,包括传统的铁氧体,磁性金属粉末以及羰基铁等。
吸波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制备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对吸波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或掺杂改性,以及改变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设计等。钼是一种具有高沸点及高熔点的难熔金属。目前,中国已探明的钼储量为855万吨,位居世界第二。钼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以多种形式存在。作为过渡金属基催化剂,它的氧化物、硫化物、碳化物、磷化物等已被证明在离子电池的电极反应中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金属磷化物及氧化物的化学性质稳定,结构可控,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应用在电磁波吸收领域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金属磁性纳米材料的成分和晶粒大小对其吸波性能有很大影响。
袁永锋等制备了一种二氧化钼纳米颗粒/碳组装锯齿状纳米空心球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和结构稳定性(公开号:CN112331842A),但产品易团聚,分散均匀性较差。CN112299483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钼的制备方法,通过浆态氧化反应、浆态氢还原反应和固液分离三个步骤,通过软模板法制备得到纳米二氧化钼。但采用模板法,工艺复杂,重现性差。CN102815749A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钼纳米棒的制备方法,采用前驱体热分解法,利用前驱体制备六钼酸四丁基铵步骤繁琐,合成条件难以控制,得到的纳米棒均匀性较差。CN109244414A公开了一种特殊形貌的MoO3NC的制备方法,通过冷冻干燥-热处理法制备得到具有特殊形貌的纳米三氧化钼。但工艺复杂,实验条件要求高,重现性不高。CN109205676A公开了一种MoO3片状结构的静电纺丝合成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法得到前驱体纤维,煅烧后得到MoO3片状结构。该方法步骤繁杂,原料复杂,合成过程受控因素多。
中国专利《一种磷化钼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8620108A)提出一种使用三氧化钼与次磷酸铵制备磷化钼催化剂的方法,制备负载型的磷化钼(MoP)催化剂,反应过程中危险系数高,工艺参数多,产品颗粒尺寸大,制约了磷化钼作为催化剂的发展。
中国专利《一种磷化钼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111672527A)用膦酸有机配体(2,4,6-三甲基苯-1,3,5-三亚甲基三膦酸配体、2,4,6-三甲基苯-1,3-二亚甲基二膦酸等)作为磷源,用钼盐(钼酸铵水合物等)作为钼源,以水热法合成前驱体,在管式炉中煅烧后得到MoP催化剂。该方法获得的产品是以为MoP催化活性中心均匀地分散在碳骨架中的复合材料。但是由于膦酸有机配体种类庞杂,产品中杂质多,分析处理复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未经黑龙江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